“登歌裸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歌裸獻”全詩
元氣陶冶,非煙郁紛。
玄貺昭格,至和所薰。
登歌裸獻,肸蠁如聞。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三皇帝奠幣奏瑞文之曲》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三皇帝奠幣奏瑞文之曲》是宋代詩人楊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淳精育物,瑞木成文。
元氣陶冶,非煙郁紛。
玄貺昭格,至和所薰。
登歌裸獻,肸蠁如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神圣而莊嚴的氛圍,描繪了皇帝舉行祭祀儀式時的壯麗景象。詩人通過以太平盛世為背景,描繪了帝國繁榮昌盛的景象,以及祭祀儀式中所彰顯的吉祥和諧。
賞析:
這首詩詞以宏偉壯麗的語言描繪了皇帝舉行祭祀儀式的盛況。首句“淳精育物,瑞木成文”表達了天地之間純粹的精華能夠孕育萬物,使得大地繁榮昌盛。第二句“元氣陶冶,非煙郁紛”描繪了皇帝身體康健、氣息充盈,非常高尚而不被塵俗所困擾。第三句“玄貺昭格,至和所薰”表達了帝國享有神秘而又祥和的吉祥氛圍,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安康。最后一句“登歌裸獻,肸蠁如聞”展示了莊嚴的祭祀儀式,歌聲嘹亮,使人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
整首詩詞通過精練的語言和細致的描寫,展現了皇帝祭祀儀式的莊嚴氛圍和祥和的景象。詩人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達了繁榮昌盛的時代特征,以及皇帝作為天地間至高無上的存在所具有的威嚴和權力。這首詩詞以極其精湛的筆觸繪制了一幅莊嚴而壯麗的畫卷,向讀者展示了宋代盛世的繁榮景象。
“登歌裸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uè zhāng sān shí shǒu qí sān huáng dì diàn bì zòu ruì wén zhī qū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三皇帝奠幣奏瑞文之曲
chún jīng yù wù, ruì mù chéng wén.
淳精育物,瑞木成文。
yuán qì táo yě, fēi yān yù fēn.
元氣陶冶,非煙郁紛。
xuán kuàng zhāo gé, zhì hé suǒ xūn.
玄貺昭格,至和所薰。
dēng gē luǒ xiàn, xī xiǎng rú wén.
登歌裸獻,肸蠁如聞。
“登歌裸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