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名路壯心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波名路壯心殘”全詩
病起東陽衣帶緩,愁多騎省髩毛斑。
五年書命塵西閣,千古移文愧北山。
獨憶瓊枝苦霜霰,清罇歲晏強酡顏。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書懷寄劉五》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懷寄劉五》是楊億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波名路壯心殘,
三徑荒涼未得還。
病起東陽衣帶緩,
愁多騎省髩毛斑。
五年書命塵西閣,
千古移文愧北山。
獨憶瓊枝苦霜霰,
清罇歲晏強酡顏。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楊億內心的苦悶和思念之情。詩人抒發了自己心靈的滄桑和無奈,描述了自己在風雨飄搖的世事中的堅強和不屈。他回首過去的歲月,感嘆自己的志向和心愿未能實現,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豪邁的筆調描繪了詩人處境的艱難和內心的痛苦。第一句“風波名路壯心殘”表達了詩人在世事的風波中,曾經壯志凌云、志存高遠的心已經被傷害和磨損。接著,他形容自己在人生的三條道路上走過,但卻發現這些道路都是荒涼和無望的。
第三、四句“病起東陽衣帶緩,愁多騎省髩毛斑”描繪了詩人身體的不適和精神的困擾。他因病而衰弱,衣帶松懈,面容憔悴。愁緒積聚,使他的頭發斑白。
接下來的兩句“五年書命塵西閣,千古移文愧北山”表達了詩人在官場生涯中的困頓和對文學的自責。他抱怨自己五年來在官場上的辛苦勞碌,卻只是讓自己的作品積塵在西閣中。他感到愧疚,認為自己的文學才華無法與北山之士相比。
最后兩句“獨憶瓊枝苦霜霰,清罇歲晏強酡顏”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他懷念曾經與親友共度的美好時光,感嘆歲月的流逝,卻仍然努力地飲酒來增添一些歡愉的顏色。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內心感受,展示了他堅韌不屈、豪情壯志的品質,同時也流露出對友誼和情感的深深懷念。
“風波名路壯心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huái jì liú wǔ
書懷寄劉五
fēng bō míng lù zhuàng xīn cán, sān jìng huāng liáng wèi dé hái.
風波名路壯心殘,三徑荒涼未得還。
bìng qǐ dōng yáng yī dài huǎn, chóu duō qí shěng bìn máo bān.
病起東陽衣帶緩,愁多騎省髩毛斑。
wǔ nián shū mìng chén xī gé, qiān gǔ yí wén kuì běi shān.
五年書命塵西閣,千古移文愧北山。
dú yì qióng zhī kǔ shuāng sǎn, qīng zūn suì yàn qiáng tuó yán.
獨憶瓊枝苦霜霰,清罇歲晏強酡顏。
“風波名路壯心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