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升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玄德升聞”全詩
玄德升聞,孝思光被。
公卿庶政,傳御師氏。
至誠感神,福祿來暨。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皇帝行奏隆安之曲》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皇帝行奏隆安之曲》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祼鬯溥將,賓尸在位。
玄德升聞,孝思光被。
公卿庶政,傳御師氏。
至誠感神,福祿來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皇帝行奏隆安之曲的場景。皇帝肅穆莊嚴地行進,賓客們肅立在一旁。玄德(即皇帝)的聲音傳遍四方,他內心懷念父親的孝思光照耀著他。公卿們治理國家事務,將皇帝的命令傳達給百官。皇帝的至誠感動了神靈,福祿之神也隨之而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皇帝行進的場景,展現了宋代皇帝的威嚴和莊重。詩中使用了許多古代的官職名詞,如“祼鬯溥將”指皇帝莊嚴肅穆地行進,“賓尸在位”表示賓客們恭立在一旁。這些詞語的運用增強了詩詞的古典氣息。
詩中提到了玄德和孝思光,這是對皇帝的隱晦稱呼。玄德是對皇帝尊號的暗指,而“孝思光被”則表達了皇帝內心對父親的懷念和對孝道的追求。
公卿們傳達皇帝的命令,表明皇帝的統治力度和國家的治理秩序。傳承御師氏指皇帝的教育導師對皇帝的教誨和影響。
最后兩句“至誠感神,福祿來暨”表達了皇帝的至誠感動了神靈,使得福祿之神降臨,預示著皇帝的統治將帶來福祉與榮耀。
整首詩詞以莊重肅穆的語言表達了皇帝的威嚴和統治力量,同時也體現了皇帝對孝道的重視和對神靈的虔誠。這首詩詞在描繪皇帝行進的場景中,融入了對尊號、官職的運用,通過古典的文辭和意象,展現了宋代皇帝的統治形象和社會秩序。
“玄德升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uè zhāng sān shí shǒu qí èr huáng dì xíng zòu lóng ān zhī qū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皇帝行奏隆安之曲
guàn chàng pǔ jiāng, bīn shī zài wèi.
祼鬯溥將,賓尸在位。
xuán dé shēng wén, xiào sī guāng bèi.
玄德升聞,孝思光被。
gōng qīng shù zhèng, chuán yù shī shì.
公卿庶政,傳御師氏。
zhì chéng gǎn shén, fú lù lái jì.
至誠感神,福祿來暨。
“玄德升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