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非咫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居者非咫尺”全詩
東南望群峰,連延倚天壁。
長林相蔽虧,蒼翠浮日夕。
青冥窗戶寒,居者非咫尺。
子初得從誰,有此煙霧宅。
燕坐遠世喧,及門無塵客。
筑亭更求深,緩帶聊自適。
時花笑婀娜,山鳥吟格磔。
家釀熟新樽,歡言命良席。
故已輕華簪,寧論珍拱璧。
我亦有菑田,相望在阡陌。
安得巾柴車,過從佇三益。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李節推亭子》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節推亭子
盱江郭東門,
江水湛虛碧。
東南望群峰,
連延倚天壁。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亭子的景象,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的交融。
在盱江的東門郭外,江水湛藍碧透,清澈見底。向東南望去,一片連綿的群峰,仿佛依偎在天邊的城墻上。
長林相蔽虧,蒼翠浮日夕。
青冥窗戶寒,居者非咫尺。
茂密的林木相互掩映,遮蔽了視野。蒼翠的樹木在夕陽下泛著光。青冥的窗戶透出絲絲寒意,住在這里的人并不離他人太遠。
子初得從誰,有此煙霧宅。
燕坐遠世喧,及門無塵客。
詩中提到的“子初”是指作者自稱。作者不禁思索,自己是如何得到這樣一個煙霧繚繞的住所的呢?他在這個寧靜的亭子里遠離塵囂,門前很少有客人。
筑亭更求深,緩帶聊自適。
時花笑婀娜,山鳥吟格磔。
作者修筑亭子的初衷是為了追求更深的思考和自我適應。在這個亭子里,他可以緩緩地帶來一些閑適的自由。此時,花朵笑得嬌艷動人,山鳥吟唱出優美的和諧。
家釀熟新樽,歡言命良席。
故已輕華簪,寧論珍拱璧。
作者家釀了一瓶瓶酒,已經熟透了,可以與朋友共享。在這里,他們能夠盡情地暢談歡笑,享受美好的時光。他已經心靈自由,不再追求權貴的榮華,也不再計較世間的珍寶。
我亦有菑田,相望在阡陌。
安得巾柴車,過從佇三益。
作者自稱也有一片菑田,與別人的農田相望于阡陌之間。他希望能擁有一輛巾柴車,過去和其他農夫一起勞作,分享勞動的喜悅,增加收獲的喜悅。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情感和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亭子和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詩意充滿了閑適、寧靜、自然和深思的氛圍,給人以一種追求內心自由和心靈安寧的啟示。
“居者非咫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jié tuī tíng zi
李節推亭子
xū jiāng guō dōng mén, jiāng shuǐ zhàn xū bì.
盱江郭東門,江水湛虛碧。
dōng nán wàng qún fēng, lián yán yǐ tiān bì.
東南望群峰,連延倚天壁。
cháng lín xiāng bì kuī, cāng cuì fú rì xī.
長林相蔽虧,蒼翠浮日夕。
qīng míng chuāng hù hán, jū zhě fēi zhǐ chǐ.
青冥窗戶寒,居者非咫尺。
zi chū dé cóng shuí, yǒu cǐ yān wù zhái.
子初得從誰,有此煙霧宅。
yàn zuò yuǎn shì xuān, jí mén wú chén kè.
燕坐遠世喧,及門無塵客。
zhù tíng gèng qiú shēn, huǎn dài liáo zì shì.
筑亭更求深,緩帶聊自適。
shí huā xiào ē nuó, shān niǎo yín gé zhé.
時花笑婀娜,山鳥吟格磔。
jiā niàng shú xīn zūn, huān yán mìng liáng xí.
家釀熟新樽,歡言命良席。
gù yǐ qīng huá zān, níng lùn zhēn gǒng bì.
故已輕華簪,寧論珍拱璧。
wǒ yì yǒu zāi tián, xiāng wàng zài qiān mò.
我亦有菑田,相望在阡陌。
ān dé jīn chái chē, guò cóng zhù sān yì.
安得巾柴車,過從佇三益。
“居者非咫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