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玉山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焉知玉山岑”全詩
豈敢尚孤絕,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遠徑,鳥語變喬林。
散帙味新趣,鳴絃嘆余音。
脫粟幸可飽,一瓢方獨斟。
顏從緬雖卓,非此誰為尋。
盛服纏紫艾,重印鑄黃金。
信使憂惴息,詎無勤苦侵。
埃塵緇冠蓋,霜露泫衣衿。
協肩已自昔,俯首微獨吟。
豈惟智所拙,曾是力難任。
為樂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茅亭閑坐》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茅亭閑坐》是宋代詩人曾鞏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作者獨自坐在茅亭中,享受自然風景和清靜的心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茅亭閑坐,
在這茅亭中靜靜地坐著,
朝代:宋代,
這是宋代的作品,
作者:曾鞏,
由曾鞏所寫,
內容:
荊門常晝掩,
荊門的景色常在白晝中隱匿,
不必云山深。
并不需要遠足到云山深處。
豈敢尚孤絕,
我怎敢自詡孤絕,
自能收寸心。
只是能夠收攏內心。
草萌被遠徑,
草兒從遠方的小徑躥出,
鳥語變喬林。
鳥語成了這棵高大的林木。
散帙味新趣,
散開書帙,品味新奇趣味,
鳴弦嘆余音。
彈奏琴弦,嘆息余音裊裊。
脫粟幸可飽,
舍棄糠粃,幸運地能夠飽足,
一瓢方獨斟。
只斟一瓢酒,獨自品味。
顏從緬雖卓,
即使顏回遠在緬甸,也難與此相比,
非此誰為尋。
沒有這樣的地方,何處可尋?
盛服纏紫艾,
盛裝束身,纏上紫色的艾草,
重印鑄黃金。
再次印刷黃金文稿。
信使憂惴息,
使者的憂慮和疑慮已經消散,
詎無勤苦侵。
怎么可能沒有辛勤和苦難的侵襲?
埃塵緇冠蓋,
塵埃和黑色的冠帽覆蓋著,
霜露泫衣衿。
霜露灑在衣領上。
協肩已自昔,
早已與眾人共同肩負,
俯首微獨吟。
低頭微微獨自吟唱。
豈惟智所拙,
不僅智慧有所拙劣,
曾是力難任。
曾經力量也無法勝任。
為樂聊在此,
為了享受樂趣而留在這里,
焉知玉山岑。
又怎能知曉玉山的高峻。
詩意和賞析:
《茅亭閑坐》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在茅亭中的閑適心情和對自然的欣賞。詩中的茅亭象征著寧靜與恬淡的生活態度,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超脫和對內心的寧靜追求。詩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與人生的思考。
詩中提到荊門的景色并不需要云山深處,暗示了作者在尋求寧靜與美好時,不必遠離繁華,而是能夠在平凡之中體驗到心靈的滿足。作者用草萌、鳥語等自然景物的描寫,突出了大自然的美好與活力,傳達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態度。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心的追求和反思,他不敢自詡孤絕,而是努力收斂內心的欲望和焦慮。他感嘆余音裊裊,體味琴聲的余韻,表達了對藝術和美的追求。同時,詩中也反映了現實生活的艱辛和勞累,通過提到埃塵緇冠蓋、霜露泫衣衿等形象描寫,傳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苦難的感慨。
最后的幾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思考。他提到自己已經與眾人共同肩負,低頭吟唱,既體現了與他人的協作和共同承擔,又彰顯了個人的獨立和自主。最后一句詩“為樂聊在此,焉知玉山岑”,表達了作者在追求個人快樂的同時,也面對著人生的無常和未知。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描繪了茅亭中的閑適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內心的反思,傳達了作者對于寧靜、美好和個人追求的思考。詩意深邃,意境清新,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內心自在與與自然共生的情感追求。
“焉知玉山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o tíng xián zuò
茅亭閑坐
jīng mén cháng zhòu yǎn, bù bì yún shān shēn.
荊門常晝掩,不必云山深。
qǐ gǎn shàng gū jué, zì néng shōu cùn xīn.
豈敢尚孤絕,自能收寸心。
cǎo méng bèi yuǎn jìng, niǎo yǔ biàn qiáo lín.
草萌被遠徑,鳥語變喬林。
sàn zhì wèi xīn qù, míng xián tàn yú yīn.
散帙味新趣,鳴絃嘆余音。
tuō sù xìng kě bǎo, yī piáo fāng dú zhēn.
脫粟幸可飽,一瓢方獨斟。
yán cóng miǎn suī zhuō, fēi cǐ shuí wèi xún.
顏從緬雖卓,非此誰為尋。
shèng fú chán zǐ ài, chóng yìn zhù huáng jīn.
盛服纏紫艾,重印鑄黃金。
xìn shǐ yōu zhuì xī, jù wú qín kǔ qīn.
信使憂惴息,詎無勤苦侵。
āi chén zī guān gài, shuāng lù xuàn yī jīn.
埃塵緇冠蓋,霜露泫衣衿。
xié jiān yǐ zì xī, fǔ shǒu wēi dú yín.
協肩已自昔,俯首微獨吟。
qǐ wéi zhì suǒ zhuō, céng shì lì nán rèn.
豈惟智所拙,曾是力難任。
wéi lè liáo zài cǐ, yān zhī yù shān cén.
為樂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焉知玉山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