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土欲生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土欲生火”全詩
籲天高未動,望歲了何如。
荒土欲生火,涸溪容過車。
民期得霖雨,吾豈灌園蔬。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酬介甫還自舅家書所感》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介甫還自舅家書所感》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晨的氣息彌漫原野,
你回到了舊居。
仰望天空,高處的云還未動,
我思考著歲月已經過去。
荒土渴望著火焰的滋潤,
干涸的溪水容納不了船只。
人們渴望著及時的雨水,
而我呢,豈能灌溉菜園。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回信給他的朋友介甫時所寫。詩中表達了對介甫歸來的歡迎,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嘆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早晨的景色,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時間不斷流逝。他仰望天空,發現云動未動,暗示了歲月似乎已經靜止,時間的流逝讓他感到惆悵。接著,詩人描述了土地干旱,渴望火焰的滋潤,溪水干涸,無法容納船只,象征著人們期待及時的雨水來臨,以滋潤大地。最后,詩人反問自己,是否能夠像雨水一樣滋潤人間,為人們帶來福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寓意象征,詩人展示了自己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的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樸實自然,意象鮮明,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詩詞所表達的思考和反問,使人們對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產生了反思,引發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呈現了豐富的情感和哲理,展示了曾鞏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深度。
“荒土欲生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jiè fǔ hái zì jiù jiā shū suǒ gǎn
酬介甫還自舅家書所感
zǎo qì mǎn yuán yě, zi xíng guī jiù lú.
早氣滿原野,子行歸舊廬。
yù tiān gāo wèi dòng, wàng suì le hé rú.
籲天高未動,望歲了何如。
huāng tǔ yù shēng huǒ, hé xī róng guò chē.
荒土欲生火,涸溪容過車。
mín qī dé lín yǔ, wú qǐ guàn yuán shū.
民期得霖雨,吾豈灌園蔬。
“荒土欲生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