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吹揚慰一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羽吹揚慰一方”全詩
朱絲鼓舞逢千載,白羽吹揚慰一方。
已散浮云滄海上,更飛霖雨泰山傍。
誰知萬物心焦日,獨對松筠四座涼。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靜化堂》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靜化堂》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凜凜風生寄此堂,
塵埃消盡興可長。
朱絲鼓舞逢千載,
白羽吹揚慰一方。
已散浮云滄海上,
更飛霖雨泰山傍。
誰知萬物心焦日,
獨對松筠四座涼。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為《靜化堂》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堂內凜冽的風生,表示他將自己的心境置于這個堂中,希望通過靜化堂的氛圍使內心的塵埃得以消散,以此達到長久的心靈寧靜。朱絲和白羽象征著紅色和白色的鼓舞,暗示著歷史的長河和人民的希望,給予了詩人力量和勇氣。浮云已經散去,泰山旁的雨水更加豐沛,這表明風雨已過,景色宜人。然而,誰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萬物都經歷著焦慮的日子,只有詩人獨自面對著松樹和竹筠的涼爽,思考著人生的意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靜化堂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和對社會動蕩的反思。凜凜的風生象征著外界的喧囂和紛擾,而靜化堂則是詩人尋求心靈寧靜的避風港。詩中的朱絲和白羽代表歷史和人民的希望,給予了詩人力量和勇氣,使其能夠堅守初心,面對現實的困境。詩人通過描繪已散的浮云和雨水滋潤的泰山,表達了風雨過后的寧靜與美好。然而,詩人也意識到人世間的萬物都經歷著焦慮和不安,只有他獨自面對著松樹和竹筠的涼爽,思索著人生的真諦。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內心寧靜和人生意義的追求,給予讀者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白羽吹揚慰一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huà táng
靜化堂
lǐn lǐn fēng shēng jì cǐ táng, chén āi xiāo jìn xìng kě zhǎng.
凜凜風生寄此堂,塵埃消盡興可長。
zhū sī gǔ wǔ féng qiān zǎi, bái yǔ chuī yáng wèi yī fāng.
朱絲鼓舞逢千載,白羽吹揚慰一方。
yǐ sàn fú yún cāng hǎi shàng, gèng fēi lín yǔ tài shān bàng.
已散浮云滄海上,更飛霖雨泰山傍。
shéi zhī wàn wù xīn jiāo rì, dú duì sōng yún sì zuò liáng.
誰知萬物心焦日,獨對松筠四座涼。
“白羽吹揚慰一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