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擁使君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擁使君節”全詩
又聞白丞相,懷紱出九關。
遂縱大船去,欲追詎能攀。
已喜所寄徑,幽尋足溪山。
仍夸越西部,迥在云林間。
屋瓦遍高下,青蒼更回環。
穿路竹梟梟,鳴沙水潺潺。
會有樽酒適,每需庭訟閑。
況席鼓琴舊,政行故非艱。
歲暮當趨召,馳歸復玉班。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送章婺州》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章婺州》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擁使君節,駕言自東還。
又聞白丞相,懷紱出九關。
遂縱大船去,欲追詎能攀。
已喜所寄徑,幽尋足溪山。
仍夸越西部,迥在云林間。
屋瓦遍高下,青蒼更回環。
穿路竹梟梟,鳴沙水潺潺。
會有樽酒適,每需庭訟閑。
況席鼓琴舊,政行故非艱。
歲暮當趨召,馳歸復玉班。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送別朝廷官員章婺州的作品。詩中表達了曾鞏對章婺州的敬佩和送行之情。詩人贊揚了章婺州忠誠正直的品德,稱贊他是擁有高尚節操的使臣。章婺州即將從東方返回,曾鞏聽聞他將經過九重關山,心懷憂慮。然而,盡管如此,曾鞏仍然祝福章婺州一路順風,希望他能早日歸來。
在后半部分的詩詞中,曾鞏描繪了婺州的美麗景色。他贊美了婺州的山川秀麗、屋瓦高低錯落有致,以及清澈的溪流和竹林。他提到在這個地方,總能品嘗到美酒,享受到閑適的生活,與庭院中的琴聲相伴。曾鞏還稱贊政務處理得當,表示章婺州的職責并不艱難。最后,曾鞏提到章婺州即將被召回朝廷,他將馳車返回玉班之職。
賞析:
《送章婺州》是一首以送別為主題的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章婺州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中展示了曾鞏細膩的描寫能力,通過描繪婺州的自然景觀和美酒琴音,為讀者呈現出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畫面。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章婺州的節操和忠誠與外部世界的艱辛環境相對照,凸顯了他的高尚品德。詩中的山水描寫生動而具體,通過對屋瓦、竹林和水流的描繪,展示了婺州的詩意和宜人之處。整首詩詞以送別為主線,展示了作者對章婺州的深情厚意,同時也展示了曾鞏對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情的告別之情,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給讀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方擁使君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wù zhōu
送章婺州
fāng yōng shǐ jūn jié, jià yán zì dōng hái.
方擁使君節,駕言自東還。
yòu wén bái chéng xiàng, huái fú chū jiǔ guān.
又聞白丞相,懷紱出九關。
suì zòng dà chuán qù, yù zhuī jù néng pān.
遂縱大船去,欲追詎能攀。
yǐ xǐ suǒ jì jìng, yōu xún zú xī shān.
已喜所寄徑,幽尋足溪山。
réng kuā yuè xī bù, jiǒng zài yún lín jiān.
仍夸越西部,迥在云林間。
wū wǎ biàn gāo xià, qīng cāng gèng huí huán.
屋瓦遍高下,青蒼更回環。
chuān lù zhú xiāo xiāo, míng shā shuǐ chán chán.
穿路竹梟梟,鳴沙水潺潺。
huì yǒu zūn jiǔ shì, měi xū tíng sòng xián.
會有樽酒適,每需庭訟閑。
kuàng xí gǔ qín jiù, zhèng xíng gù fēi jiān.
況席鼓琴舊,政行故非艱。
suì mù dāng qū zhào, chí guī fù yù bān.
歲暮當趨召,馳歸復玉班。
“方擁使君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