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勁能遺霰雪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氣勁能遺霰雪侵”全詩
草舍一時成往事,松身千尺見新陰。
聲清不受笙竽雜,氣勁能遺霰雪侵。
漢節從來縱真賞,謝庭蘭玉載芳音。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庭檜呈蔣潁叔》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庭檜呈蔣潁叔》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庭檜呈蔣潁叔》
櫂枝高下秀森森,
曾寄名卿異俗心。
草舍一時成往事,
松身千尺見新陰。
聲清不受笙竽雜,
氣勁能遺霰雪侵。
漢節從來縱真賞,
謝庭蘭玉載芳音。
譯文:
船槳的枝葉高高垂下,郁郁蔥蔥,
曾將名字寄托于你這與常人不同的心境。
草舍時光一瞬化為過去,
松樹的身影千尺之高見到新的陰涼。
清澈的聲音不受笙竽的干擾,
強勁的氣勢能夠遺留下雪花的侵襲。
漢節節日自古以來真正的賞識,
謝庭蘭和玉石都承載著芬芳的音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感慨來表達作者對友人蔣潁叔的思念和敬意。
首先,作者用“櫂枝”來形容船槳,展現了槳葉高高垂下的景象,枝葉茂密,給人以生機盎然的感覺。接著,作者提到自己曾將自己的名字寄托于蔣潁叔的心中,認為蔣潁叔有著與常人不同的心境和見解,這種異俗心思令作者感到欽佩和贊嘆。
接下來的兩句“草舍一時成往事,松身千尺見新陰”表達了時光的飛逝和事物的變遷。草舍成為過去的回憶,而高聳入云的松樹則見證了歲月的變遷,體現了生命的延續和新的陰涼的到來。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講述了蔣潁叔的聲音和氣勢。他的聲音清澈高亢,不被笙竽等樂器的雜音所干擾,展現了他高尚的品質。氣勢上有力而有余,能夠遺留下雪花的侵襲,表達了他的胸懷和氣魄。
最后兩句“漢節從來縱真賞,謝庭蘭玉載芳音”表達了對蔣潁叔的真正賞識和敬佩。漢節指的是傳統的節日,作者認為真正的賞識應該是縱情而來的,而非刻意的。謝庭蘭和玉石都承載著芬芳的音樂,暗示了蔣潁叔的高尚品質和才華。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敬意,展示了作者對蔣潁叔高尚品質和才華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生命的短暫和時光的流轉。
“氣勁能遺霰雪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ng guì chéng jiǎng yǐng shū
庭檜呈蔣潁叔
zhào zhī gāo xià xiù sēn sēn, céng jì míng qīng yì sú xīn.
櫂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異俗心。
cǎo shè yī shí chéng wǎng shì, sōng shēn qiān chǐ jiàn xīn yīn.
草舍一時成往事,松身千尺見新陰。
shēng qīng bù shòu shēng yú zá, qì jìn néng yí sǎn xuě qīn.
聲清不受笙竽雜,氣勁能遺霰雪侵。
hàn jié cóng lái zòng zhēn shǎng, xiè tíng lán yù zài fāng yīn.
漢節從來縱真賞,謝庭蘭玉載芳音。
“氣勁能遺霰雪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