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樓臺浸遠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水樓臺浸遠空”全詩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東風。
紅云燈火浮滄海,碧水樓臺浸遠空。
白發蹉跎歡意少,強顏猶入少年叢。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錢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錢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朝代:宋代
作者:曾鞏
月明如晝露葉濃,
錦帳名郎笑語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
玉人春困倚東風。
紅云燈火浮滄海,
碧水樓臺浸遠空。
白發蹉跎歡意少,
強顏猶入少年叢。
中文譯文:
明亮的月光猶如白晝,露水滋潤著濃密的葉子。
繡帳下,有位名叫郎笑的官員,和我一起歡笑暢談。
夜晚的寒冷融化了美酒,春天困倦的玉人依偎在東風中。
紅云燈火在蒼茫的海上漂浮,碧水樓臺浸潤著遙遠的天空。
白發歲月匆匆逝去,歡愉的心情漸少,
然而我仍然努力保持年輕的容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上元夜的場景,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元宵節的前一天。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詞語,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逝去的感慨和對年輕時光的懷念。
首句描述了夜晚月明如晝,落在濃密葉子上的露水增添了一絲清新的意象,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錦帳中的郎笑和詩人一同歡笑暢談,展現了友誼和快樂的場景。
接下來的兩句中,夜晚的寒冷消融了美酒,春天疲倦的玉人依偎在東風中。這里運用了冷暖對比,描寫了夜晚的寒冷和春天的溫暖,以及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的情感交流和依偎。
后兩句則以景物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紅云燈火浮滄海,碧水樓臺浸潤著遙遠的天空,展現了繁華的景象和遠大的前景。然而,詩人也深感時光匆匆流逝,白發蹉跎,歡愉的心情逐漸減少。盡管如此,詩人仍然努力保持年輕的容顏,面對歲月的變遷,保持堅強的態度。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詞語,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年輕的思念。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待。這首詩詞通過富有情感的描繪,讓讀者在感受時光流轉的同時,也體味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
“碧水樓臺浸遠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táng shàng yuán yè xiáng fú sì péi zī chén láng zhōng zhàng yàn xí
錢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yuè míng rú zhòu lù yè nóng, jǐn zhàng míng láng xiào yǔ tóng.
月明如晝露葉濃,錦帳名郎笑語同。
jīn dì yè hán xiāo měi jiǔ, yù rén chūn kùn yǐ dōng fēng.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東風。
hóng yún dēng huǒ fú cāng hǎi, bì shuǐ lóu tái jìn yuǎn kōng.
紅云燈火浮滄海,碧水樓臺浸遠空。
bái fà cuō tuó huān yì shǎo, qiǎng yán yóu rù shào nián cóng.
白發蹉跎歡意少,強顏猶入少年叢。
“碧水樓臺浸遠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