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閣今歸嘯傲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騰閣今歸嘯傲中”全詩
溪堂興足登臨后,騰閣今歸嘯傲中。
一榻高懸賓閣峻,二龍俱化縣池空。
因過勝境須行樂,驛召方當急詔東。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送關彥遠赴江西》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關彥遠赴江西》是宋代詩人曾鞏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曾鞏送別好友關彥遠前往江西的場景,表達了對彥遠的贊美和祝愿,并以此抒發自己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食蘗飲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風。
溪堂興足登臨后,騰閣今歸嘯傲中。
一榻高懸賓閣峻,二龍俱化縣池空。
因過勝境須行樂,驛召方當急詔東。
詩詞的意境和賞析如下:
詩的開篇,曾鞏描繪了關彥遠廉潔自持、清貧無求的品德形象,他不以名利為誘,保持著古人的風范。食蘗、飲冰是指彥遠清苦的生活,廉士操則強調了他的高尚操守。敝衣穿履表明彥遠不計較衣食的貧困,繼承了古人的風韻。
第二句描繪了彥遠離別時的情景。曾鞏稱溪堂(彥遠所居之地)在他的興趣和激情的推動下,站在高處俯視著遠方的山川,這種興奮和激情的情緒將伴隨著他的旅程。騰閣今歸嘯傲中,意味著在未來的歸來時,他將在高處張揚自己的豪情壯志。
接下來的兩句,曾鞏以詠史的方式描繪了關彥遠的成就和追求。一榻高懸賓閣峻,形容他的成就高懸在賓閣之上,賓閣峻峭。二龍俱化縣池空,以二龍指關彥遠和曾鞏,化指轉變,縣池指世俗之地,空指他們將在世俗中獲得的成就。
最后兩句表達了曾鞏對彥遠未來的期待和祝福。因過勝境須行樂,驛召方當急詔東。因為關彥遠即將去往勝地江西,曾鞏希望他能在那里盡情享受勝境的美好,同時他也期待著驛站的召喚,即彥遠在江西取得輝煌成就時,他將被急促地召回來。
整首詩詞表達了曾鞏對好友關彥遠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曾鞏自己的豪情壯志。通過對彥遠的描述,詩人展現了對古人風范的推崇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追求和期待。
“騰閣今歸嘯傲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uān yàn yuǎn fù jiāng xī
送關彥遠赴江西
shí bò yǐn bīng lián shì cāo, bì yī chuān lǚ gǔ rén fēng.
食蘗飲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風。
xī táng xìng zú dēng lín hòu, téng gé jīn guī xiào ào zhōng.
溪堂興足登臨后,騰閣今歸嘯傲中。
yī tà gāo xuán bīn gé jùn, èr lóng jù huà xiàn chí kōng.
一榻高懸賓閣峻,二龍俱化縣池空。
yīn guò shèng jìng xū xíng lè, yì zhào fāng dāng jí zhào dōng.
因過勝境須行樂,驛召方當急詔東。
“騰閣今歸嘯傲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