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騎箕尾精靈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騎箕尾精靈遠”全詩
天上立談迎白日,握中隨物轉洪鈞。
忽騎箕尾精靈遠,長誓山河寵數新。
萬里耕桑無一事,三朝功德在生民。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韓魏公挽歌詞二首》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韓魏公挽歌詞二首》是宋代文人曾鞏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韓魏公挽歌詞二首
堂堂風骨氣如春,
袞服貂冠社稷臣。
天上立談迎白日,
握中隨物轉洪鈞。
忽騎箕尾精靈遠,
長誓山河寵數新。
萬里耕桑無一事,
三朝功德在生民。
中文譯文:
威風凜凜,氣度如春天,
身著華麗的朝服,頭戴貂冠,為國家奉獻。
站在天上與白日交談,
手中掌握著天地之間的權柄。
突然騎上箕尾的神駒,靈動而遠去,
發誓要使山河得到新的寵愛。
在萬里之內,耕種桑田無憂無慮,
為國家的功德服務三朝,造福于百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曾鞏為了挽歌韓魏公而創作的兩首詩,表達了對韓魏公的贊頌和對他所擔負的政治責任的理解。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韓魏公的威風凜凜的形象,他的氣度如同春天一樣溫暖和藹,身著華麗的朝服,戴著貂冠,是為國家效力的忠臣。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韓魏公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和能力。他能夠站在天上與白日交談,象征著他在天地之間執掌著重要的權柄。他能夠靈活地處理各種事務,就像握在手中的物體轉動一樣輕松自如。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對韓魏公的希冀和對他所做貢獻的贊美。韓魏公突然騎上箕尾精靈遠去,表示他將為國家的山河事業而奮斗,并發誓要為山河帶來新的寵愛。萬里耕桑無一事,意味著在韓魏公的領導下,國家的農業興旺,人民無憂無慮。三朝功德在于生民,強調了韓魏公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偉大貢獻。
整首詩通過對韓魏公形象的描繪和對他所承擔的責任的贊美,表達了對忠臣的敬佩和對國家繁榮的希望。同時,詩中融入了對自然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展示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洞察力。
“忽騎箕尾精靈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wèi gōng wǎn gē cí èr shǒu
韓魏公挽歌詞二首
táng táng fēng gǔ qì rú chūn, gǔn fú diāo guān shè jì chén.
堂堂風骨氣如春,袞服貂冠社稷臣。
tiān shàng lì tán yíng bái rì, wò zhōng suí wù zhuǎn hóng jūn.
天上立談迎白日,握中隨物轉洪鈞。
hū qí jī wěi jīng líng yuǎn, zhǎng shì shān hé chǒng shù xīn.
忽騎箕尾精靈遠,長誓山河寵數新。
wàn lǐ gēng sāng wú yī shì, sān cháo gōng dé zài shēng mín.
萬里耕桑無一事,三朝功德在生民。
“忽騎箕尾精靈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