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林墟曲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林墟曲新”全詩
飛甍出萬屋,地絕無纖塵。
盤道城堞古,遠林墟曲新。
靜覺耕釣勝,幽宜鷗鷺馴。
賴此荒僻郡,幸容樸愚人。
閣鈴晝常寂,齋釀寒更醇。
一樽且勤設,勿負頭上巾。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聞喜亭》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喜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鞏。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聞喜名自昔,
廣亭臨漢津。
飛甍出萬屋,
地絕無纖塵。
盤道城堞古,
遠林墟曲新。
靜覺耕釣勝,
幽宜鷗鷺馴。
賴此荒僻郡,
幸容樸愚人。
閣鈴晝常寂,
齋釀寒更醇。
一樽且勤設,
勿負頭上巾。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一座名為聞喜的亭子。這座亭子位于漢水之濱,歷史悠久。它的屋檐高聳,似乎要飛出萬家屋頂,周圍的土地干凈整潔,沒有一絲塵埃。蜿蜒的小路連接著古老的城堞和新近的村落,遠處的林木和村莊交相輝映。在這里,人們可以靜靜地耕作和釣魚,感受到寧靜勝過繁華,宜人的環境也使得鷗鷺馴服而來。作者感慨于身處這個僻靜的郡縣,能容納質樸而愚笨的人。亭子里的鈴聲白天常常靜謐無聲,齋戒制作的酒更加醇香。作者呼吁大家珍惜每一刻,不負自己所擁有的平凡生活。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祥和的鄉村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樸實人情的贊美。通過對聞喜亭的描寫,詩人將自然與人文相融合,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與人們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詞流暢自然,字詞簡練而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恬淡的感覺,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宜人的生活情趣。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 自然與人文的融合:詩詞中的亭子、漢水、城堞、林木等自然景物與人們的耕作、釣魚、齋戒等行為相結合,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作者通過描繪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樸實人情的贊美。
2. 對質樸生活的贊美:詩詞中多次提到荒僻郡縣、樸愚人等詞語,表達了對質樸生活和純樸人情的贊美。作者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可以遠離紛擾,享受到寧靜和平凡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被詩人視為一種幸福。
3. 平凡生活的珍貴:詩詞最后幾句呼吁珍惜每一刻,不負頭上巾,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珍視。作者通過這種呼吁,提醒人們要珍惜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聞喜亭
聞喜這個名字來自古代,廣闊的亭子臨近漢津。
飛檐從無數房屋上延伸出來,地面上一絲塵土也沒有。
曲折的小道連接著古老的城堞,新興的村莊隱藏在遠處的林木中。
在這寧靜中感受到耕作和釣魚的樂趣,鷗鷺安詳地棲息。
幸好我身處這個偏僻的縣城,容納了樸實而愚笨的人們。
閣樓的鈴聲白天常常寂靜,齋戒釀造的酒更加醇美。
拿起一杯,珍惜下一刻,不要辜負頭上的巾帽。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名叫聞喜的亭子。亭子位于漢津附近,它的屋檐高高飛揚,沒有一絲塵土。古老的城堞和新興的村莊通過蜿蜒的小道相連,周圍的林木增添了詩意。在這里,人們可以安靜地進行農耕和釣魚,而鷗鷺則在這寧靜的環境中馴服。作者慶幸自己身處這個偏僻的縣城,容納了樸實而愚笨的人們。亭子的閣樓上白天常常靜謐無聲,通過齋戒制作的酒更加醇美。作者呼吁讀者拿起酒杯,珍惜每一個時刻,不要辜負自己所擁有的平凡生活。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寧靜生活和樸實人情的向往,以及對平凡生活的珍視。通過描繪亭子所在的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場景,詩人展現了大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詩詞的語言簡練流暢,意境深遠,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感覺,讓讀者沉浸在這幅宜人的鄉村景象中。
“遠林墟曲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xǐ tíng
聞喜亭
wén xǐ míng zì xī, guǎng tíng lín hàn jīn.
聞喜名自昔,廣亭臨漢津。
fēi méng chū wàn wū, dì jué wú xiān chén.
飛甍出萬屋,地絕無纖塵。
pán dào chéng dié gǔ, yuǎn lín xū qū xīn.
盤道城堞古,遠林墟曲新。
jìng jué gēng diào shèng, yōu yí ōu lù xún.
靜覺耕釣勝,幽宜鷗鷺馴。
lài cǐ huāng pì jùn, xìng róng pǔ yú rén.
賴此荒僻郡,幸容樸愚人。
gé líng zhòu cháng jì, zhāi niàng hán gèng chún.
閣鈴晝常寂,齋釀寒更醇。
yī zūn qiě qín shè, wù fù tóu shàng jīn.
一樽且勤設,勿負頭上巾。
“遠林墟曲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