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簞瓢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信簞瓢樂”全詩
論高知峻節,交淡見純誠。
自昔心無間,相逢眼更明。
何當薦有道,坐想軟輸迎。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和酬孫少述》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酬孫少述》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信簞瓢樂,寧羞猿鶴驚。
論高知峻節,交淡見純誠。
自昔心無間,相逢眼更明。
何當薦有道,坐想軟輸迎。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自信和對道德高尚的追求,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和真誠的希望。作者自信地享受著簡樸的生活,不愿因猿猴和鶴鳴而感到羞愧。他論述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主張淡泊名利,珍視純真的友誼。他表示自己一直以來心意坦蕩無間,相逢之時更加明亮。他希望能夠推薦有道德品質的人,并期待在溫和的氛圍中相互交流。
賞析:
這首詩詞充滿了曾鞏獨特的風格和思想。首句“自信簞瓢樂,寧羞猿鶴驚”,表達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滿足和自信。他認為自己的快樂來自于簡單的生活,不會因為外界的干擾而感到羞愧。這種態度彰顯了作者的豁達和不拘小節的品質。
接下來的兩句“論高知峻節,交淡見純誠”,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的論述。他認為高尚的品質應該被重視,主張人際交往應該淡泊名利,注重真誠和純粹。這種價值觀在宋代文人士人際關系中是非常重要的。
接著的兩句“自昔心無間,相逢眼更明”,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看重。他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都坦蕩地對待友誼,而當朋友相見時,更加能夠明白彼此的心意。這種珍視友情、重視心靈交流的情感表達,體現了曾鞏對真誠友誼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何當薦有道,坐想軟輸迎”,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推薦有高尚品德的人,并期待在溫和的環境中相互交流。他渴望能夠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坐下來,暢想未來的友情交往,希望友誼能夠像扁舟在水面上輕輕滑行一樣,沒有阻礙和障礙。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曾鞏的思想境界和對友情和道德的追求。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純真友誼和高尚品德的珍視。這首詩詞通過對簡樸生活、高尚品質和真誠友誼的歌頌,傳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
“自信簞瓢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óu sūn shǎo shù
和酬孫少述
zì xìn dān piáo lè, níng xiū yuán hè jīng.
自信簞瓢樂,寧羞猿鶴驚。
lùn gāo zhì jùn jié, jiāo dàn jiàn chún chéng.
論高知峻節,交淡見純誠。
zì xī xīn wú jiàn, xiāng féng yǎn gèng míng.
自昔心無間,相逢眼更明。
hé dāng jiàn yǒu dào, zuò xiǎng ruǎn shū yíng.
何當薦有道,坐想軟輸迎。
“自信簞瓢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