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亭離思暫開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亭離思暫開樽”全詩
娟娟野菊經秋淡,漠漠滄江帶雨渾。
歸路賞心應駐節,客亭離思暫開樽。
莫嗟問俗淹翔久,從此頻繁不次恩。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送陳世脩》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陳世脩》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沙渚鴻飛入楚云,
遠林樵爨宿煙昏。
娟娟野菊經秋淡,
漠漠滄江帶雨渾。
歸路賞心應駐節,
客亭離思暫開樽。
莫嗟問俗淹翔久,
從此頻繁不次恩。
譯文:
大雁飛過沙洲入了楚國的云中,
遙遠的林木中農夫的炊煙昏暗。
秋天里稀疏的野菊娟娟動人,
茫茫的滄江帶來了雨水的混濁。
回程之路上,心中懷著賞心悠然,
在客亭中,離愁思念暫時敞開酒樽。
不必悲嘆俗世的滯留已久,
從此以后,頻繁的往來不再受恩情限制。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送別陳世脩的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離愁別緒,表達了對離別之情的思索和對行程歸途的期待。詩中以沙洲、楚云、遠林、炊煙、野菊、滄江等形象描繪了離別時的景色和氛圍。詩人在離別的客亭上,感嘆世俗的束縛已久,但從此以后將不再受到這種束縛,頻繁地往來將不再受限制。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的形象描寫細膩而準確,如大雁飛過沙洲、茫茫滄江帶雨等,營造出離別時的情感氛圍。詩人通過客亭和酒樽的意象,表達了對離別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最后兩句詩以"莫嗟問俗淹翔久,從此頻繁不次恩"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從此不再受到世俗的束縛,將自由自在地往來的心境。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離別時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憧憬,同時也表達了對束縛的厭倦,展現了詩人豁達灑脫的精神境界。
“客亭離思暫開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shì xiū
送陳世脩
shā zhǔ hóng fēi rù chǔ yún, yuǎn lín qiáo cuàn sù yān hūn.
沙渚鴻飛入楚云,遠林樵爨宿煙昏。
juān juān yě jú jīng qiū dàn, mò mò cāng jiāng dài yǔ hún.
娟娟野菊經秋淡,漠漠滄江帶雨渾。
guī lù shǎng xīn yīng zhù jié, kè tíng lí sī zàn kāi zūn.
歸路賞心應駐節,客亭離思暫開樽。
mò jiē wèn sú yān xiáng jiǔ, cóng cǐ pín fán bù cì ēn.
莫嗟問俗淹翔久,從此頻繁不次恩。
“客亭離思暫開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