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掩歌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言掩歌扇”全詩
裁紈凄斷曲,織素別離心。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寵移恩稍薄,情疏恨轉深。
香銷翠羽帳,弦斷鳳凰琴。
鏡前紅粉歇,階上綠苔侵。
誰言掩歌扇,翻作白頭吟。
分類:
作者簡介(虞世南)

永興縣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漢族,余姚(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國時期,張壽鏞輯成 《虞秘監集》 4卷,收入 《四明叢書》。
《相和歌辭·怨歌行》虞世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紫殿秋風冷,
朝陽照耀下,
宮廷的裁紈凄涼,
織素之間別離的心酸。
宮女將掖庭重新涂畫,
貴妃長門出現一抹黃金。
寵愛逐漸薄弱,
情感疏離仇恨加深。
香熏完,翠羽的帳幕關閉,
鳳凰琴的琴弦斷裂。
照鏡前,紅粉停歇,
階梯上,綠苔侵蝕。
誰說將歌扇合上,
竟成為追憶年華的白頭吟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虞世南創作的一首怨恨之歌。詩中描繪了宮廷風光的凄涼和寵愛漸退的悲涼,表達了女子在深宮中因感情不順而產生的痛苦和無奈。
詩人以富有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紫殿中的凄涼景觀,秋風的冷意和白日的沉默都加深了詩意的糾結。詩中使用了許多象征意味明顯的詞匯,如“掖庭”和“長門”,暗示著宮廷中的寧靜和溫馨。而這樣的場景卻被人們對外界的心機所破壞,也表達了作者對裨益因子的微妙關系的思考。
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和措辭上的精準運用,詩人將自己的思緒和感受融入到了詩中,對于宮廷中的歡樂、愛情、與離別等情感變遷表達了極深的怨恨之情,也成為了他的個人抒發表達,凸顯了唐代詩詞的個人色彩與深厚情感。
整體而言,詩人通過描繪宮廷中的冷清景象和自身怨恨之情,表達了對于寵愛漸薄的不滿和離別之苦的悲涼。這首詩抓住了常人所難以觸摸到的情感,展示了一個被宮廷權力牽制的女子在內心深處的艱辛和掙扎,從而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觸動。
“誰言掩歌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yuàn gē xíng
相和歌辭·怨歌行
zǐ diàn qiū fēng lěng, diāo méng bái rì chén.
紫殿秋風冷,雕甍白日沉。
cái wán qī duàn qū, zhī sù bié lí xīn.
裁紈凄斷曲,織素別離心。
yè tíng xiū gǎi huà, cháng mén bù xī jīn.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chǒng yí ēn shāo báo, qíng shū hèn zhuǎn shēn.
寵移恩稍薄,情疏恨轉深。
xiāng xiāo cuì yǔ zhàng, xián duàn fèng huáng qín.
香銷翠羽帳,弦斷鳳凰琴。
jìng qián hóng fěn xiē, jiē shàng lǜ tái qīn.
鏡前紅粉歇,階上綠苔侵。
shuí yán yǎn gē shàn, fān zuò bái tóu yín.
誰言掩歌扇,翻作白頭吟。
“誰言掩歌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