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澄止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來澄止面”全詩
泓澄粲玉礫,半畝如潑油。
巖{左山右幼}起三板,轟雷濺濤頭。
向來澄止面,怒沫喧山丘。
莫作動靜觀,止性元不流。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葛立方)
《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葛立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是宋代葛立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下馬冷泉亭,
懿此丹壑幽。
泓澄粲玉礫,
半畝如潑油。
巖左山右幼起三板,
轟雷濺濤頭。
向來澄止面,
怒沫喧山丘。
莫作動靜觀,
止性元不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同舍游覽西湖的景色和心境。詩人來到冷泉亭,下馬停留,感受到這里的幽靜和美麗。清澈的泉水中,石頭如同閃爍的玉礫,整個景色如同潑灑的油一般美麗而寧靜。巖石左邊是高聳的山峰,右邊是婉約的小山,它們像是用三塊木板搭建而成,雷聲震動,波濤洶涌。這里一直保持著平靜的面貌,但雷聲激起的水花卻喧囂地拍打著山丘。詩人告誡讀者不要只看到景色的靜謐,而忽略了其中的動態,因為靜止的本質終究無法流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筆墨描繪了西湖的景色和意境,通過對景色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思考。詩人以平靜的語調描述了冷泉亭的美麗和寧靜,用簡潔的詞語表達了泉水清澈見底的景象,以及山峰和小山的對比。在這個安靜的場景中,雷聲的突然出現打破了平靜,波濤的聲音充滿了動感和力量。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寓意著人生中的變化和起伏,以及動靜之間的關系。最后,詩人告誡讀者不要只看到表面的靜謐,而應當關注其中的動態,因為事物的本質是不斷變化的。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變化與靜謐的思考,同時也蘊含了對生活哲理的啟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展示了他對于自然的敏銳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向來澄止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uè èr shí rì yǔ guǎn zhōng tóng shě yóu xī hú zuò
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
xià mǎ lěng quán tíng, yì cǐ dān hè yōu.
下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hóng chéng càn yù lì, bàn mǔ rú pō yóu.
泓澄粲玉礫,半畝如潑油。
yán zuǒ shān yòu yòu qǐ sān bǎn, hōng léi jiàn tāo tóu.
巖{左山右幼}起三板,轟雷濺濤頭。
xiàng lái chéng zhǐ miàn, nù mò xuān shān qiū.
向來澄止面,怒沫喧山丘。
mò zuò dòng jìng guān, zhǐ xìng yuán bù liú.
莫作動靜觀,止性元不流。
“向來澄止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