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坎止何須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行坎止何須問”全詩
未成黔突真如傳,俄復脂車去似梭。
雖快徵君還北牖,卻思太守類南柯。
流行坎止何須問,似覺閑中所得多。
分類:
作者簡介(葛立方)
《旅次二首》葛立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次二首》是葛立方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視印宜春一月過,
視之如印章一般在眼前閃過,
寧知平地起風波。
誰能預料到平坦的土地上會有動蕩。
未成黔突真如傳,
尚未成為黔突真人,像傳說中那樣高尚。
俄復脂車去似梭。
卻又忽然出現一輛粉妝玉砌的車子,迅速離去。
雖快徵君還北牖,
雖然急忙召見君子卻又迅速離開。
卻思太守類南柯。
卻心系著像《南柯記》中的太守。
流行坎止何須問,
流行的事情總是難以預料,何必再去問。
似覺閑中所得多。
好像在閑暇之中得到了很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次旅途中的種種變化和感受。詩人首先提到了宜春一月的景色,將其比作一個閃過眼前的印章,意味著他眼前的景象如此美好而短暫。接著,詩人表達了對世事變幻的思考,平靜的土地上也可能突然發生動蕩,讓人無法預料。這種變幻之間,詩人又提到了黔突真人的傳說,暗示了一種高尚的理想。然而,這種理想很快又被一輛粉妝玉砌的車子打破,車子迅速駛離,讓人感到匆忙和不真實。詩中還出現了對君子的召見和離去,以及對太守的懷念,這些都表達了詩人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事流行的無奈和對閑暇時光的珍惜,認為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獲得許多心靈的滿足。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人事變遷的感嘆和思考,以及對于平凡生活中的珍惜。通過描繪旅途中的變化和思考,詩人展示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世事的無常,同時也表達了對人文理想和內心安寧的追求。這首詩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體現了宋代詩人對于人生哲理和境界的追求。
“流行坎止何須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cì èr shǒu
旅次二首
shì yìn yí chūn yī yuè guò, níng zhī píng dì qǐ fēng bō.
視印宜春一月過,寧知平地起風波。
wèi chéng qián tū zhēn rú chuán, é fù zhī chē qù shì suō.
未成黔突真如傳,俄復脂車去似梭。
suī kuài zhēng jūn hái běi yǒu, què sī tài shǒu lèi nán kē.
雖快徵君還北牖,卻思太守類南柯。
liú xíng kǎn zhǐ hé xū wèn, shì jué xián zhōng suǒ de duō.
流行坎止何須問,似覺閑中所得多。
“流行坎止何須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