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貂七葉誰能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貂七葉誰能必”全詩
得鹿覆樵真一夢,求魚緣木信狂圖。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是宋代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貂七葉誰能必,
石槨三年計自愚。
得鹿覆樵真一夢,
求魚緣木信狂圖。
中文譯文:
金貂七葉,誰能必得?
石槨三年,計劃自愚。
得到鹿,覆蓋樵夫,真實只是一場夢,
追求魚,因為木頭而迷信瘋狂的圖謀。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幾個意象和寓言的手法,探討了政治中的虛偽和愚昧。金貂七葉代表著權力和財富,詩人質疑誰能真正擁有權力和財富的永恒。石槨三年表示長時間的計劃和謀略,但最終卻是自欺欺人。得到鹿覆樵夫表明權謀之人可能會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這只是虛幻的夢境。求魚緣木信狂圖揭示了人們因為迷信和盲目追求而走向瘋狂的行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象征性的意象,傳達了對權力和追求的批判。金貂和石槨代表著權力和計劃,但詩人認為它們都是虛幻和自欺欺人的。得到鹿和求魚則象征著人們為了追求目標而不擇手段,甚至迷失了自己。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權謀和迷信的擔憂,呼吁人們保持理智和清醒的頭腦,不要被權力和追求所蒙蔽。這種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呼吁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問題和思潮,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金貂七葉誰能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èng zhèng gēng xīn zhào shū zhèng gào jié zhī zuì yīn dé xiǎo shī shí shǒu
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
jīn diāo qī yè shuí néng bì, shí guǒ sān nián jì zì yú.
金貂七葉誰能必,石槨三年計自愚。
dé lù fù qiáo zhēn yī mèng, qiú yú yuán mù xìn kuáng tú.
得鹿覆樵真一夢,求魚緣木信狂圖。
“金貂七葉誰能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