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復有此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頗復有此不”全詩
淵明一縣尹,折腰憎督郵。
松菊繞東籬,田園事西疇。
素琴酌樽酒,稚子相獻酬。
朱侯青云士,頗復有此不。
方為功名驅,乃與賢達侔。
筑堂寄閒暇,笑談指林丘。
蕉黃間荔丹,蠔山薦新篘。
嗟我實休人,市朝亦淹留。
因君動佳興,擬作汗漫游。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歸樂堂》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樂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韓元吉。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歸樂堂
百歲自逆旅,微官更周流,
應知歸來樂,不減萬戶侯。
淵明一縣尹,折腰憎督郵。
松菊繞東籬,田園事西疇。
素琴酌樽酒,稚子相獻酬。
朱侯青云士,頗復有此不。
方為功名驅,乃與賢達侔。
筑堂寄閒暇,笑談指林丘。
蕉黃間荔丹,蠔山薦新篘。
嗟我實休人,市朝亦淹留。
因君動佳興,擬作汗漫游。
中文譯文:
歸樂堂
年過百歲卻漂泊異鄉,微末官職又頻繁流動,
應當知道歸來將會快樂,絲毫不減千戶侯的榮華。
淵明曾任一縣之尹,卻受辱于督郵的嫉妒。
松樹和菊花環繞在東邊的籬笆,農田的事務在西邊的田野。
我用白色的琴演奏著,酌取著酒,年幼的孩子獻上敬意。
紅袍侯和青云士,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只是為了功名而奔忙,卻與賢達相比不遜。
建造這座閑暇的歸樂堂,歡笑談論指點著林丘。
蕉葉上有黃色的花朵,荔枝樹下有紅色的丹藥,蠔山上有新制的竹簍。
我嘆息自己實在是個懶散的人,市朝的繁華也困擾著我。
因為你的激發,我打算寫下這篇關于汗漫游的詩篇。
詩意和賞析:
《歸樂堂》描繪了一個返鄉歸隱的官員的生活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描繪,展現了寧靜田園生活的美好。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作者年過百歲卻一直在異鄉漂泊,微不足道的官職又頻繁改變。然而,他認為歸來后會感到快樂,因為他相信幸福不會比千戶侯的榮華差。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環境,東邊的籬笆上長滿了松樹和菊花,西邊的田野是他務農的地方。他用琴聲和酒來享受生活,年幼的孩子也向他獻上禮物。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朱袍侯和青云士,暗指曾經有過功名和地位的人們也曾經歷過這樣的生活。然而,作者認為功名并不是快樂的關鍵,他與賢達相比,寧愿選擇寧靜自由的生活。
最后幾句描述了作者建造歸樂堂,寄托自己的閑暇和歡樂。他笑談指點著林丘,享受著自由自在的生活。詩中還描繪了一些自然景物,如蕉葉上的黃花、蠔山上的竹簍,以及市朝的繁華困擾著作者。
整首詩以寧靜、自由、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厭倦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他認為歸樂堂是他返鄉歸隱的理想之地,通過與自然和家庭的親近,找到了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官員的返鄉生活,展現了作者對自由自在、寧靜田園生活的追求。同時,通過對比功名與寧靜生活的選擇,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冷峻態度。整首詩流露出一種超脫塵俗、返璞歸真的情懷,給人以寧靜、自由的感覺,令人陶醉其中。
“頗復有此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lè táng
歸樂堂
bǎi suì zì nì lǚ, wēi guān gèng zhōu liú,
百歲自逆旅,微官更周流,
yīng zhī guī lái lè, bù jiǎn wàn hù hòu.
應知歸來樂,不減萬戶侯。
yuān míng yī xiàn yǐn, zhé yāo zēng dū yóu.
淵明一縣尹,折腰憎督郵。
sōng jú rào dōng lí, tián yuán shì xī chóu.
松菊繞東籬,田園事西疇。
sù qín zhuó zūn jiǔ, zhì zǐ xiāng xiàn chóu.
素琴酌樽酒,稚子相獻酬。
zhū hóu qīng yún shì, pō fù yǒu cǐ bù.
朱侯青云士,頗復有此不。
fāng wèi gōng míng qū, nǎi yǔ xián dá móu.
方為功名驅,乃與賢達侔。
zhù táng jì xián xiá, xiào tán zhǐ lín qiū.
筑堂寄閒暇,笑談指林丘。
jiāo huáng jiān lì dān, háo shān jiàn xīn chōu.
蕉黃間荔丹,蠔山薦新篘。
jiē wǒ shí xiū rén, shì cháo yì yān liú.
嗟我實休人,市朝亦淹留。
yīn jūn dòng jiā xīng, nǐ zuò hàn màn yóu.
因君動佳興,擬作汗漫游。
“頗復有此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