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江影與天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晴江影與天浮”全詩
壯懷何止入云夢,雄略行看半九州。
風勁鼓聲連岸動,雪晴江影與天浮。
一樽莫作新亭語,勛業歸庸尚黑頭。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送葉夢錫赴荊南》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葉夢錫赴荊南》是宋代詩人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南郡開邊古城的壯麗景色,君王對葉夢錫的重視和贊賞,以及葉夢錫的雄心壯志和行動力。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郡開邊古上流,
君王側席用嘉謀。
壯懷何止入云夢,
雄略行看半九州。
風勁鼓聲連岸動,
雪晴江影與天浮。
一樽莫作新亭語,
勛業歸庸尚黑頭。
詩意:
這首詩詞以南郡開邊的古城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景象。君王對葉夢錫的重視,贊賞他的才智和謀略,使他能夠坐在君王的身旁。葉夢錫的豪情壯志不僅僅局限于個人的夢想,而是追求更高的目標,意味著他對遼闊天地間的追求。
葉夢錫的雄略和膽識使他能夠行走于大半個九州,表達了他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詩中描繪了風勁鼓聲震動岸邊,雪晴時江上的倒影與天空相映,形象地表現了葉夢錫的壯志凌云、氣勢磅礴。
最后兩句表達了韓元吉對葉夢錫的囑托,他勸告葉夢錫不要在新亭中輕言放松,而是要繼續努力,為國家的光榮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回歸普通的生活也要保持對事業的熱情。
賞析:
《送葉夢錫赴荊南》是一首寫給葉夢錫的送別詩。通過描繪南郡開邊古城的壯麗景色,以及葉夢錫的才智和豪情壯志,詩人表達了對葉夢錫的贊賞和祝福。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壯懷何止入云夢"、"雄略行看半九州"等,使詩詞充滿了豪情壯志和雄心壯志的氛圍。同時,詩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音響效果,如"風勁鼓聲連岸動"、"雪晴江影與天浮",生動地展示了南郡的壯麗景色,與葉夢錫的英勇氣概相呼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葉夢錫的期望,希望他不要松懈,繼續為國家的事業努力奮斗。這種對勤奮、追求卓越的態度也是宋代士人的價值觀之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壯麗的景色、表達對葉夢錫《送葉夢錫赴荊南》是宋代詩人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郡開邊古上流,
君王側席用嘉謀。
壯懷何止入云夢,
雄略行看半九州。
風勁鼓聲連岸動,
雪晴江影與天浮。
一樽莫作新亭語,
勛業歸庸尚黑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郡開邊古城的壯麗景色以及葉夢錫的壯志豪情和行動力。
詩中說南郡是邊境重地,這里古老而崇高,君王親自親近葉夢錫,賞識他的智謀。葉夢錫的雄心壯志不僅局限于入云夢的夢想,他的英勇才略展示在行動中,可以看到他的壯舉遍布半個九州的土地。
詩中描繪了風勁鼓聲震動岸邊,雪晴時江水的倒影與天空相映,形象地表達葉夢錫的壯志凌云和氣勢磅礴。
最后兩句表示韓元吉對葉夢錫的囑托,勸告他不要輕言松懈,不要在新亭中浪費光陰,而應堅守勛業,回歸普通人的角色,仍然保持勤奮和奉獻精神。
賞析:
《送葉夢錫赴荊南》是一首送別詩。通過描繪南郡開邊古城的壯麗景色,以及葉夢錫的才智和豪情壯志,詩人表達了對葉夢錫的贊賞和祝福。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壯懷何止入云夢"、"雄略行看半九州"等,使詩詞充滿了豪情壯志和雄心壯志的氛圍。同時,詩中描繪的風聲鼓聲和雪晴江影等景象,生動地展示了南郡的壯麗景色,與葉夢錫的英勇氣概相呼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葉夢錫的期望,希望他不要松懈,繼續為國家的事業努力奮斗。這種對勤奮、追求卓越的態度也是宋代士人的價值觀之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壯麗的景色、表達對葉夢錫的贊揚和祝福,展現了南郡的雄偉和葉夢錫的英勇氣概,同時也蘊含著對奮斗和追求卓越的向往。
“雪晴江影與天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è mèng xī fù jīng nán
送葉夢錫赴荊南
nán jùn kāi biān gǔ shàng liú, jūn wáng cè xí yòng jiā móu.
南郡開邊古上流,君王側席用嘉謀。
zhuàng huái hé zhǐ rù yún mèng, xióng lüè xíng kàn bàn jiǔ zhōu.
壯懷何止入云夢,雄略行看半九州。
fēng jìn gǔ shēng lián àn dòng, xuě qíng jiāng yǐng yǔ tiān fú.
風勁鼓聲連岸動,雪晴江影與天浮。
yī zūn mò zuò xīn tíng yǔ, xūn yè guī yōng shàng hēi tóu.
一樽莫作新亭語,勛業歸庸尚黑頭。
“雪晴江影與天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