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林思舊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喬林思舊隱”全詩
日臨公館寂,人與此軒高。
對酒屢中圣,題詩應仆騷。
喬林思舊隱,咫尺聽風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和南安余宰題翠陰亭致爽軒二首》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南安余宰題翠陰亭致爽軒二首》是宋代黃公度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碩大的山勢向我行禮,交織的樹枝藏著伯勞。陽光照耀下的宅院寂靜,我與你在這高聳的軒閣。舉杯對飲多次致敬圣賢,題詩向你獻上我的心曲。茂密的林木讓我思念舊日的隱居,近在咫尺卻能聆聽風的呼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致宜人的場景,詩人在南安的翠陰亭和爽軒之間,享受著自然與人文的交融。詩人先以山勢向自己行禮的形象表達了大自然的莊嚴和壯美,接著描述了樹枝間鳥鳴的動人音樂。公館中的寧靜與陽光投射下的寂靜,給詩人帶來一種寧謐的心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與友人一起舉杯暢飲,對古今圣賢表示敬意,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景。詩人思念過去的隱居生活,喬木叢林勾起他對曾經的避世之地的懷念,雖然離得很近,卻能聽到風的呼喚。
賞析:
《和南安余宰題翠陰亭致爽軒二首》通過描繪山勢、樹枝、陽光、宅院和軒閣等元素,展示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人文景致的寧靜。詩人運用具象的描寫手法,以山勢行禮、樹枝藏伯勞等形象鮮明的比喻,使詩詞充滿了生動感和意境。同時,詩人通過舉杯對飲、題詩向圣賢致敬等表達方式,凸顯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追求境界的向往。最后,詩人以喬林思舊隱、咫尺聽風號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隱逸生活的思念和對自然的親近與共鳴。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致的景物和情感交融,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境界的描摹,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以及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喬林思舊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nán ān yú zǎi tí cuì yīn tíng zhì shuǎng xuān èr shǒu
和南安余宰題翠陰亭致爽軒二首
shuò shì yī gū zhì, jiāo kē cáng bó láo.
碩勢揖孤峙,交柯藏伯勞。
rì lín gōng guǎn jì, rén yǔ cǐ xuān gāo.
日臨公館寂,人與此軒高。
duì jiǔ lǚ zhōng shèng, tí shī yīng pū sāo.
對酒屢中圣,題詩應仆騷。
qiáo lín sī jiù yǐn, zhǐ chǐ tīng fēng hào.
喬林思舊隱,咫尺聽風號。
“喬林思舊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