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樓臺春去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岸樓臺春去遠”全詩
隔岸樓臺春去遠,滿湖煙雨酒微醒。
苔碑缺落庭松老,野鳥去來汀草青。
風物不殊天竺路,扁舟仿佛舊曾經。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陳晉江以壬戌四月上浣宴同僚于二公亭》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陳晉江以壬戌四月上浣宴同僚于二公亭》是宋代黃公度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浣宴為背景,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和友誼的美好。
詩詞中的譯文為:
百年遺址俯郊坰,
十里蒼波帶古亭。
隔岸樓臺春去遠,
滿湖煙雨酒微醒。
苔碑缺落庭松老,
野鳥去來汀草青。
風物不殊天竺路,
扁舟仿佛舊曾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浣宴的壯麗景色和詩人與朋友們在此共度時光的情景。詩人俯視周圍的郊野坰地,可以看到百年前的遺址,仿佛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十里蒼波環繞著古亭,給人一種廣袤的宏偉感。遠處的樓臺隔岸相望,春天的景色漸漸遠去,給人一種別離的感覺。湖面上彌漫著煙雨,仿佛微醒的酒意。苔蘚覆蓋的碑石有些殘缺,庭院中的松樹也顯得蒼老,野鳥穿梭于汀草之間,生機勃發。整個風景與天竺路上的景色并無二致,而小舟仿佛帶人回到了曾經的時光。
這首詩通過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壯麗的自然景色與詩人與友人們的歡聚相映成趣,展現了友誼和美好時光的珍貴。詩中的意境清新自然,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同時也喚起人們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友誼的熱愛,讓讀者感受到了浣宴的美麗和人情之美。
“隔岸樓臺春去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jìn jiāng yǐ rén xū sì yuè shàng huàn yàn tóng liáo yú èr gōng tíng
陳晉江以壬戌四月上浣宴同僚于二公亭
bǎi nián yí zhǐ fǔ jiāo jiōng, shí lǐ cāng bō dài gǔ tíng.
百年遺址俯郊坰,十里蒼波帶古亭。
gé àn lóu tái chūn qù yuǎn, mǎn hú yān yǔ jiǔ wēi xǐng.
隔岸樓臺春去遠,滿湖煙雨酒微醒。
tái bēi quē luò tíng sōng lǎo, yě niǎo qù lái tīng cǎo qīng.
苔碑缺落庭松老,野鳥去來汀草青。
fēng wù bù shū tiān zhú lù, piān zhōu fǎng fú jiù céng jīng.
風物不殊天竺路,扁舟仿佛舊曾經。
“隔岸樓臺春去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