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漫過逢豁肺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漫過逢豁肺肝”全詩
千載有人扶古道,一時傾蓋盡儒冠。
不妨我輩詩腸在,要取他年酒量寬。
萬卷白頭成底事,販屠之輩任艱難。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寄林謙之》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林謙之》是宋代詩人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冰壺玉麈的寒冷感觸,以及歷史和時代的變遷,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時代困境的思考。
詩詞中提到的冰壺玉麈代表了寒冷的氛圍,形容了環境的嚴寒,寓意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凄涼。然而,這種寒冷的感觸卻忽然涌入詩人的心肺和肝膽之間,暗示著作者對時代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中還提到了有人扶持古道,暗指歷史長河中一些人物的努力,他們繼承和傳揚了古代文化的精髓。然而,與此同時,一些儒冠之士卻在當下的時代中失去了地位和影響力。這種對歷史和時代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痛感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詩文創作的堅持和熱愛,他認為詩歌是他們一代人的精神寄托。他希望在未來的歲月中,能夠享受更多的酒宴和詩歌創作,以此來寄托他們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期許。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歷史書籍的看法。他認為成千上萬的書籍只是堆積成底,真正重要的事情是那些在厄運中艱難生存的人們。這種觀點顯示了詩人對于人性的關懷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總體而言,黃公度的《寄林謙之》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冰壺玉麈和歷史時代的對比,表達了他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時代困境的思考。他通過描述自己和同輩詩人的心境,以及對詩文創作的追求,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活意義的思考。詩詞中的觀點深邃而含蓄,通過巧妙的意象和對比,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忽漫過逢豁肺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ín qiān zhī
寄林謙之
bīng hú yù zhǔ bī rén hán, hū màn guò féng huō fèi gān.
冰壺玉麈逼人寒,忽漫過逢豁肺肝。
qiān zǎi yǒu rén fú gǔ dào, yī shí qīng gài jǐn rú guān.
千載有人扶古道,一時傾蓋盡儒冠。
bù fáng wǒ bèi shī cháng zài, yào qǔ tā nián jiǔ liàng kuān.
不妨我輩詩腸在,要取他年酒量寬。
wàn juǎn bái tóu chéng dǐ shì, fàn tú zhī bèi rèn jiān nán.
萬卷白頭成底事,販屠之輩任艱難。
“忽漫過逢豁肺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