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云澄遠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云澄遠嶼”全詩
煙云澄遠嶼,風月渺平川。
寇盜休何日,登臨憶去年。
吾曹得疏放,醉墨灑層巔。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秋日晚晴懷南山舊游》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晚晴懷南山舊游》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以秋日晚晴時分懷念南山舊游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歡樂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反思。
詩中第一句“霽色孤城外”描繪了晴朗的天空和清澈的色彩,同時城外的景色顯得孤寂。這一句意味著作者在遠離塵囂的地方,感受到了景色的寧靜與美麗。
接著,“秋聲獨樹邊”展示了秋天的聲音在孤獨的樹邊回響。這一句傳遞了一種深沉的情感,暗示著作者對孤獨與寂寞的體驗。
第三句“煙云澄遠嶼,風月渺平川”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遠處的煙云和島嶼,以及風景如畫的月光灑在平原上。這一句通過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讓人感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
第四句“寇盜休何日,登臨憶去年”表達了對戰亂與動蕩的憂慮,同時回憶起過去的登山經歷。這兩句傳遞了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之情。
最后兩句“吾曹得疏放,醉墨灑層巔”,表達了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自由和舒適,以及在登山中陶醉于墨香和山巔的境界。這種自由和陶醉體現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逃離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態度。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煙云和秋聲來表達作者對逝去時光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通過這些描寫和感慨,詩人試圖尋求一種內心的安寧和自由,同時也傳遞給讀者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和反思。
“煙云澄遠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wǎn qíng huái nán shān jiù yóu
秋日晚晴懷南山舊游
jì sè gū chéng wài, qiū shēng dú shù biān.
霽色孤城外,秋聲獨樹邊。
yān yún chéng yuǎn yǔ, fēng yuè miǎo píng chuān.
煙云澄遠嶼,風月渺平川。
kòu dào xiū hé rì, dēng lín yì qù nián.
寇盜休何日,登臨憶去年。
wú cáo dé shū fàng, zuì mò sǎ céng diān.
吾曹得疏放,醉墨灑層巔。
“煙云澄遠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