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陳遵故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發陳遵故事”全詩
發陳遵故事,執咎定何人。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傷心問耆舊,誰與吊斯民。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大水二首》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水二首》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該詩描繪了洚水泛濫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災難與人民困境的關切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水泛濫之際,洚水應當垂儆,高天豈能不仁。面對洪水肆虐,難道上蒼不應該憐憫百姓嗎?洚水是指洚河,此處用以象征洪水災害。
有發生陳遵的故事,執掌責任的人又是誰。陳遵是歷史上一個貪官,此處用以引申為貪污腐敗的官員。詩人在這里表達了對腐敗現象的譴責,同時對負責任的人提出了質問。
水退后,岸邊的溪水容貌改變,山上的土地顏色也有所不同。這里表達了自然界的變遷,暗示著洪水過后的景象已經發生了改變,世事無常。
詩人感傷地詢問那些經歷過往事的老人,誰來同情這些受難的百姓。詩中透露出對人民困境的關切和同情之情。
整首詩以洪水泛濫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探討社會問題,表達了詩人對災難和社會困境的關切,以及對腐敗現象的譴責。在表達中融入了自然景觀的變化和人民的困境,使詩詞更富有感情和意境。
“發陳遵故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shuǐ èr shǒu
大水二首
jiàng shuǐ yīng chuí jǐng, gāo qióng qǐ bù rén.
洚水應垂儆,高穹豈不仁。
fā chén zūn gù shì, zhí jiù dìng hé rén.
發陳遵故事,執咎定何人。
àn luò xī róng gǎi, shān cuī tǔ sè xīn.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shāng xīn wèn qí jiù, shuí yǔ diào sī mín.
傷心問耆舊,誰與吊斯民。
“發陳遵故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