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趨新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郡趨新幕”全詩
客懷投寺晚,歸夢到家頻。
歲月看蓬鬢,塵埃聽葛貼。
相隨一杯酒,且慰百年身。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和鄭叔友題真如》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鄭叔友題真如》是宋代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郡趨新幕,微官愧野人。
客懷投寺晚,歸夢到家頻。
歲月看蓬鬢,塵埃聽葛貼。
相隨一杯酒,且慰百年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微官官員的心境和生活感悟。他在南方郡縣奔波,卻感到自己微不足道,自愧不如那些田野里的平民百姓。當他作為客人在寺廟中度過一個晚上,或者回到家中時,他的思緒就頻繁地回到了故鄉。他觀察著歲月的流轉,看著自己的頭發逐漸變白,傾聽著塵埃覆蓋的草屋的聲音。然而,他通過與朋友相伴一杯酒,寄托自己百年的人生,尋找一絲安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一個微官官員的內心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比自己微不足道的地位和平凡的生活與田野百姓的高尚情操和寧靜生活,詩人表達了對自身境遇的自愧和無奈。他通過描繪自己作為客人在寺廟中度過的晚上或者回到家中時的歸夢,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和對家庭的思念之情。
詩人通過歲月的流轉和自己的身體變化,如蓬鬢變白等,展現了光陰的無情和時光的流逝。他傾聽著塵埃覆蓋的草屋的聲音,似乎暗示著他的生活環境的貧寒和樸素。然而,他通過與朋友相聚共飲一杯酒,寄托自己百年的人生,尋找一絲慰藉和安慰。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紛亂和對人生的思考。他用樸素的生活場景和個人經歷,表達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對微官官員的心境的描繪,呈現了宋代社會中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他們對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和價值。
“南郡趨新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èng shū yǒu tí zhēn rú
和鄭叔友題真如
nán jùn qū xīn mù, wēi guān kuì yě rén.
南郡趨新幕,微官愧野人。
kè huái tóu sì wǎn, guī mèng dào jiā pín.
客懷投寺晚,歸夢到家頻。
suì yuè kàn péng bìn, chén āi tīng gé tiē.
歲月看蓬鬢,塵埃聽葛貼。
xiāng suí yī bēi jiǔ, qiě wèi bǎi nián shēn.
相隨一杯酒,且慰百年身。
“南郡趨新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