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暝惟螢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暝惟螢影”全詩
林暝惟螢影,庭幽但竹聲。
語闌驚坐久,露重覺衣輕。
不寐饒詩思,徘徊參斗橫。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初秋夜坐》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秋夜坐》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初秋夜晚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在靜謐的夜晚中所產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納涼北窗下,景象有馀清。
林暝惟螢影,庭幽但竹聲。
語闌驚坐久,露重覺衣輕。
不寐饒詩思,徘徊參斗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摹一個初秋夜晚的場景,展現了黃公度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與感慨。首先,詩人將自己置身于北窗下,享受微涼的秋風,感受著清幽的景象。他看到了林木已經沉入黑暗中,只有螢火蟲的微弱光影點綴其中,庭院里傳來竹葉的沙沙聲,這些細微的景象和聲音都在夜晚中顯得格外清晰和寧靜。
接著,詩人在這個安靜的夜晚里坐久了,思緒開始飄蕩。他的思緒像是被打斷了一般,詩人感到有點驚訝。他感受到了露水的沉重,卻覺得自己的衣衫輕盈。這種感覺或許是因為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感在這個時刻得到了宣泄和凈化,使他的身心得到了一種輕松和解放。
最后,詩人坦言自己并沒有入睡,而是被詩思所吸引。他的思緒和情感在心中紛繁交織,像是在圍繞著北斗星一般旋轉。這種徘徊和思考使詩人充滿了靈感,也表達了他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執著。
整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調,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夜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內心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在靜夜中思考人生和詩歌創作的情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于自然和生活的敏感與熱愛,同時也能引發對于內心世界和詩意的思考與共鳴。
“林暝惟螢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iū yè zuò
初秋夜坐
nà liáng běi chuāng xià, jǐng xiàng yǒu yú qīng.
納涼北窗下,景象有馀清。
lín míng wéi yíng yǐng, tíng yōu dàn zhú shēng.
林暝惟螢影,庭幽但竹聲。
yǔ lán jīng zuò jiǔ, lù zhòng jué yī qīng.
語闌驚坐久,露重覺衣輕。
bù mèi ráo shī sī, pái huái cān dòu héng.
不寐饒詩思,徘徊參斗橫。
“林暝惟螢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