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羈人醉未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宦羈人醉未醒”全詩
破午停鞭得幽寺,眼明初見竹間亭。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題化度寺竹間亭》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化度寺竹間亭》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竹間亭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在世俗紛擾之外尋求清靜和自由之情。
詩中提到了羸驂踏遍亂山青,薄宦羈人醉未醒。這兩句意境深遠,通過描寫作者旅途的辛勞和官場的困擾,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疲憊和迷茫。然而,接下來的兩句“破午停鞭得幽寺,眼明初見竹間亭”則展示了作者在這片寂靜的竹林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寧和啟示。這里的幽寺和竹間亭都象征著寧靜和自由的境地,它們成為作者心靈的避風港。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繁雜世俗的厭倦和對清凈自由的向往。詩人通過對竹間亭的描繪,寄托了自己對于心靈歸宿的渴望,表達了對人生追求的思考。這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內心追求的渴望和對世俗紛擾的反思。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竹間亭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在繁忙紛擾的生活中,這首詩給人以清新和慰藉,激發了人們對追求內心寧靜與自由的思考。
“薄宦羈人醉未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dù sì zhú jiān tíng
題化度寺竹間亭
léi cān tà biàn luàn shān qīng, báo huàn jī rén zuì wèi xǐng.
羸驂踏遍亂山青,薄宦羈人醉未醒。
pò wǔ tíng biān dé yōu sì, yǎn míng chū jiàn zhú jiān tíng.
破午停鞭得幽寺,眼明初見竹間亭。
“薄宦羈人醉未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