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問之舟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之舟師”出自宋代姜夔的《滿江紅》,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wèn zhī zhōu shī,詩句平仄:仄平平平。

    “問之舟師”全詩

    《滿江紅》
    滿江紅舊調用仄韻,多不協律。
    如末句云「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協音律。
    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
    ”予因祝曰:“得一席風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
    ”言訖,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
    末句云「聞佩環」,則協律矣。
    書于綠箋,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
    是年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
    有客來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輒能歌此詞。
    ”按曹操至濡須口,孫權遺操書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操曰:“孫權不欺孤”,乃撤軍還。
    濡須口與東關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于姥云。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
    旌旗共亂云俱下,依約前山。
    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
    躦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
    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
    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頭像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注釋】:
    諸娣:姜夔自注,“廟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


    這首詞作于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春初,前有小序,詳細地敘述了寫作此詞的原委:《滿江紅》舊調用仄韻,多不協律”如末句云“無心撲”三字 ,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諧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予因祝曰 :“得一席風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言訖,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云“聞佩環”,則協律矣 。書以綠箋,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歲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有客來自居巢云 :“土人祠姥,輒能歌此詞 。”按曹操至濡須口 ,孫權遺操書曰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 。濡須口與東關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于姥云。
    《滿江紅》這個詞牌,原調用仄韻,多以柳永格為準,但有融字的麻煩。所以白石為求協律而改仄為平。白石是南宋著名的大音樂家和大詞人,妙解音律,對景填詞,既能依舊調填詞,又能自創新調,還能變舊調為新聲 。此詞即是一首變仄為平的變調 。仄韻《滿江紅》多押入聲字,聲情激越豪壯;然而此詞改為平韻 ,聲情頓變,讀之只覺從容和緩,婉約清空,宜其被巢湖一帶的善男信女用作迎送神曲而歌唱了。
    詞中塑造了一位可敬可親的巢湖仙姥形象。她沒有男性神仙常有的那種凜凜威嚴,而是帶有雍容華貴的姿態,神定氣閑的風范。她能夠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保境安民,鎮守一方,成為詞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也間接達了詞人對那些居高官,領厚祿而只知紙醉寶迷,不管國憂民難的男人的諷刺和鞭撻。傳統神話中常常記載著我國的名山大川由女神來主宰。如昆侖山的西王母、巫山的瑤姬、洛水的宓妃等,這些形形色色的山川女神,大抵是母系社會的遺留。巢湖仙姥當是山川女神群像中的一位。
    詞的上片是詞人從巢湖上的自然風光幻想出仙姥來時的神奇境界顯得波譎云詭,恍惚迷離。它分三層寫:先是湖面風來,綠波千頃,前山亂云滾滾,從云中似乎隱隱可見無數旌旗,這就把仙姥出行的氣勢作了盡情的渲染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特別是“旌旗共、亂云俱下”一句更為精采:一面是亂云翻滾,一面是旌旗亂舞,對比何其鮮明景象何其壯麗!從句法來講,頗似王勃《滕王閣賦》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而各極其妙。這是一層。接著寫仙姥前有群龍護駕,后有諸娣相隨,甚至連群龍的金軛、諸娣的玉冠也熠熠生輝。至于仙姥本身的形象,詞人雖未著一字,然而從華貴的侍御的烘托中,已令人想見她的儀態和風范這是烘云托月之法,妙在從虛處著筆。這些當然是出于詞人的想象,但也有一定的現實根據。原詞在“相從諸娣玉為冠”句下有自注云 :“廟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 。”此為第二層。最后蕩開一筆,意境驟轉寫夜深風定,湖面波平如鏡,偶而畫外傳來清脆的丁當聲,仿佛是仙姥乘風歸去時的環珮余音。在《疏影》一詞中,詞人曾寫王昭君云 :“想珮環、月夜歸來⋯⋯”兩處都是化用杜甫《詠懷古跡五首》“環珮空歸月夜魂”詩句。這三句意境清幽空靈,與前面所描繪的氣象萬千的景象形成鮮明對照和巨大反差 。善于跳離前境,翻出新境,富有曲折變化、搖曳多姿之美,是白石詞的妙處 。此云湖上悄然無人,惟聞珮環,境界杳冥,啟人暇思。此為第三層。通過這三層描寫,巢湖仙姥的形象幾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了。
    下片進一步從威力與功勛方面描寫仙姥的神奇。
    過片處先以兩個短語提挈,振起后片境界。然后以實筆敘寫仙姥指揮若定的神奇才能,她不僅奠定了淮右,保障了江南,還派遣雷公、電母、六丁玉女(案《云笈七籖》云:“六丁者,謂陰神玉女也。”),去鎮守濡須口及其附近的東關。這就把仙姥的神奇才能夸張到極度,儼然就是一位坐鎮邊關威震敵膽的統帥。緊接著詞人又聯想起歷史上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對壘的故事 ,發出了深深的感慨:“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 !”為什么英雄人物中竟沒有一個真正的好手,結果卻只能靠一篙春水把北來的曹瞞逼走?這曹瞞當然不是實指歷史上的曹操,英雄好手也不會是指歷史上的孫權本人。詞人一方面是出于想象,把歷史故事牽移到仙姥的身上,以歌頌其才能之神奇,如同小序結尾所云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于姥云 。”另一方面也是借歷史事跡表現他對現實的憤慨 ,因為當時距宋金的隆興和議將近三十年,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也正是依靠江淮的水域來阻止金兵的南下的。這兩句以古諷今,寄興深微,而又渾融貼切,不露痕跡,無限感慨,都在虛處。
    結句含蓄委婉,生活中沒有一個真正頂用的英雄人物,真正能夠以“一篙春水”迫使敵人不敢南犯的卻是“小紅樓、簾影間”的仙姥。以仙姥的神功蓋世而不居功自傲,反刺那些茍且偷安而又善于邀功請賞的無恥男人 。“小紅樓、簾影間”的幽靜氣氛,跟上片“旌旗共 、亂云俱下”的壯闊場景 ,以及下片的“奠淮右,阻江南”的雄奇氣象,構成了截然不同境界。然正因為一個“小紅樓、簾影間”的人物,卻能指揮若定,驅走強敵,這就更顯出她的神奇才能。這種突然變換筆調的方法 ,特別能夠加深讀者的印象,強化作品的主題,并使行文顯得搖曳多姿,富有曲折變化之美。姜夔曾在《詩說》中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說:“篇終出人意表,或反終篇之意,皆妙。”此詞結句,正是反終篇之意而又能出人意表的一個顯例,因此能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問之舟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滿江紅

    mǎn jiāng hóng jiù diào yòng zè yùn, duō bù xié lǜ.
    滿江紅舊調用仄韻,多不協律。
    rú mò jù yún wú xīn pū sān zì, gē zhě jiāng" xīn" zì róng rù qù shēng, fāng xié yīn lǜ.
    如末句云「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協音律。
    yǔ yù yǐ píng yùn wèi zhī, jiǔ bù néng chéng.
    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
    yīn fàn cháo hú, wén yuǎn àn xiāo gǔ shēng, wèn zhī zhōu shī, yún" jū rén wéi cǐ hú shén lǎo shòu yě.
    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
    " yǔ yīn zhù yuē:" dé yī xí fēng jìng zhì jū cháo, dāng yǐ píng yùn mǎn jiāng hóng wèi yíng sòng shén qū.
    ”予因祝曰:“得一席風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
    " yán qì, fēng yǔ bǐ jù shǐ, qǐng kè ér chéng.
    ”言訖,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
    mò jù yún wén pèi huán, zé xié lǜ yǐ.
    末句云「聞佩環」,則協律矣。
    shū yú lǜ jiān, chén yú bái làng, xīn hài zhēng yuè huì yě.
    書于綠箋,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
    shì nián liù yuè, fù guò cí xià, yīn kè zhī zhù jiān.
    是年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
    yǒu kè lái zì jū cháo yún:" tǔ rén cí lǎo, zhé néng gē cǐ cí.
    有客來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輒能歌此詞。
    " àn cáo cāo zhì rú xū kǒu, sūn quán yí cāo shū yuē:" chūn shuǐ fāng shēng, gōng yí sù qù.
    ”按曹操至濡須口,孫權遺操書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 cāo yuē:" sūn quán bù qī gū", nǎi chè jūn hái.
    ”操曰:“孫權不欺孤”,乃撤軍還。
    rú xū kǒu yǔ dōng guān xiāng jìn, jiāng hú shuǐ zhī suǒ chū rù.
    濡須口與東關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yǔ yì chūn shuǐ fāng shēng, bì yǒu sī zhī zhě, gù guī qí gōng yú lǎo yún.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于姥云。
    xiān lǎo lái shí, zhèng yī wàng qiān qǐng cuì lán.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
    jīng qí gòng luàn yún jù xià, yī yuē qián shān.
    旌旗共亂云俱下,依約前山。
    mìng jià qún lóng jīn zuò è, xiāng cóng zhū dì yù wèi guān.
    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
    zuān yè shēn fēng dìng qiāo wú rén, wén pèi huán.
    躦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shén qí chù, jūn shì kàn.
    神奇處,君試看。
    diàn huái yòu, zǔ jiāng nán.
    奠淮右,阻江南。
    qiǎn liù dīng léi diàn, bié shǒu dōng guān.
    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
    què xiào yīng xióng wú hǎo shǒu, yī gāo chūn shuǐ zǒu cáo mán.
    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
    yòu zěn zhī rén zài xiǎo hóng lóu, lián yǐng jiān.
    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問之舟師”平仄韻腳

    拼音:wèn zhī zhōu shī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問之舟師”的相關詩句

    “問之舟師”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問之舟師”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問之舟師”出自姜夔的 《滿江紅·滿江紅舊調用仄韻》,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