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盤搖動半崖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盤搖動半崖花”全詩
上瞰蒼崖立。
玉盤搖動半崖花。
花樹扶蔬、一半白云遮。
盈盈相望無由摘。
惆悵歸來屐。
而今仙跡杳難尋。
那日青樓、曾見似花人。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虞美人》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摩挲紫蓋峰頭石》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摩挲紫蓋峰頭石,
往上看,蒼崖屹立。
玉盤搖動,花兒遮半崖。
花樹扶蔬,白云遮擋一半。
相互凝望,無法采摘。
歸來時感到憂傷,踏著木屐。
如今仙人的足跡難以尋覓。
曾經在青樓一日,見過像花一樣的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之間的景象。詩人在紫蓋峰的巔峰上,感受到了蒼崖峭立的壯麗景色。玉盤搖擺,崖上的花朵遮擋了一半的崖壁。花樹扶持著花朵,白云漂浮在花朵和樹木之間,相互交織。詩人注視著這美麗的景象,卻無法采摘其中的花朵,充滿了無奈和遺憾。詩人歸來時感到憂傷,腳踏著木屐,發現如今已經難以找到仙人的足跡。曾經在青樓一日,詩人見過一個美麗如花的人。
賞析:
《虞美人·摩挲紫蓋峰頭石》以山水之景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凝視和感受。詩人以獨特的描寫手法,將峰巔、花朵和云霧相互交融,構成了一幅美麗絕倫的畫面。詩中的"摩挲"二字,形象地描繪了詩人輕柔地觸摸峰頭的石頭,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峰巔的景色使詩人感到向往和留戀,但又無法觸摸和擁有,增加了一份詩意的悲涼。
詩中的"玉盤"象征著峰巔上的花朵,搖動的盤面將花朵與云霧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夢幻般的美景。然而,詩人無法采摘這些花朵,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短暫存在和難以捕捉的感嘆。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仙人的足跡已經難以追尋,只能懷念曾經在青樓見過的美麗人物,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離愁別緒。
整首詩詞結構緊湊,用詞精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詩人情感的抒發,展示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相互感受的關系,以及時間的流轉帶來的無法挽回的遺憾。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美景的贊嘆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同時也反思人生的無常和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間。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情感的交融,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感嘆。
“玉盤搖動半崖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mā sā zǐ gài fēng tóu shí.
摩挲紫蓋峰頭石。
shàng kàn cāng yá lì.
上瞰蒼崖立。
yù pán yáo dòng bàn yá huā.
玉盤搖動半崖花。
huā shù fú shū yī bàn bái yún zhē.
花樹扶蔬、一半白云遮。
yíng yíng xiāng wàng wú yóu zhāi.
盈盈相望無由摘。
chóu chàng guī lái jī.
惆悵歸來屐。
ér jīn xiān jī yǎo nán xún.
而今仙跡杳難尋。
nà rì qīng lóu céng jiàn shì huā rén.
那日青樓、曾見似花人。
“玉盤搖動半崖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