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歸去無人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冥冥歸去無人管”全詩
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
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踏莎行》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踏莎行·燕燕輕盈》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中文譯文:
燕子輕盈飛翔,黃鸝婉轉囀鳴。明亮的目光再次投向華胥仙境。長夜里艱難地領悟了薄情的真相,春初早已被相思深深染色。別后的書信,別離時的針線。離別的心魂暗暗追隨著遠去的郎君。淮南的明月冷冷照耀著千山萬水,默默地回歸,無人理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離愁別緒的畫面,以自然的景物和離別之情為主題。燕子和黃鸝作為春天的象征,呈現出輕盈婉轉的形象,與主人公心中的相思之情相呼應。夜長之時,他艱難地認識到薄情的本質,而春天的到來早早地被愛情的思念所染色。離別后的書信和別離時的針線,都是詩中表達離愁的細節,突顯了主人公心中深切的思念之情。離別之后,他的心魂默默地追隨著遠去的郎君,而冷冷的淮南明月照耀著無邊的山水,似乎無人理會他的離別之苦。
賞析:
《踏莎行·燕燕輕盈》以簡練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情感真摯而質樸。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燕子和黃鸝的形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與活力,與主人公內心的離愁相呼應。詩人以長夜和春初為時間線索,巧妙地表現了主人公對薄情真相的領悟和對相思的沉浸。別后的書信和別離時的針線象征著離別帶來的思念之苦,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最后,詩人運用淮南明月冷冷的描寫,襯托出主人公孤獨無依的離別之境,增強了詩作的凄涼之感。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深情的筆觸,展現了離別的辛酸與思念的苦楚,令人產生共鳴。
“冥冥歸去無人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yàn yàn qīng yíng, yīng yīng jiāo ruǎn.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
fēn míng yòu xiàng huá xū jiàn.
分明又向華胥見。
yè zhǎng zhēng de bó qíng zhī, chūn chū zǎo bèi xiāng sī rǎn.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bié hòu shū cí, bié shí zhēn xiàn.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
lí hún àn zhú láng xíng yuǎn.
離魂暗逐郎行遠。
huái nán hào yuè lěng qiān shān, míng míng guī qù wú rén guǎn.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冥冥歸去無人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