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包五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洞庭包五河”全詩
洶洶不得道,茫茫將奈何。
稿師請小泊,石碇沉泥沙。
是中太無岸,強指葦與莎。
滯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總下淚,自謂餧黿鼉。
白水日以長,僅存青草芽。
轉盼又已沒,但見千頃波。
此時羨白鳥,飛入青山阿。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昔游詩 其二》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昔游詩 其二》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作者在龍陽縣放舟游玩的情景,面對波濤洶涌的洞庭湖和五河交匯的景象,他感到茫茫無助。他請稿師幫忙掌舵,但石碇阻塞了船只,沉積的泥沙使得航行困難。洞庭湖遼闊無岸,作者只能指著蘆葦和莎草為船點明方向。他滯留在湖上三四個晨昏,周圍是巍峨的大浪,與同舟者一同流淚,自嘲為黿鼉的食物。白天的時間仿佛變得漫長,只剩下一絲青草的芽兒,作者轉眼間就看不見了,只見到千頃波濤。此時,他羨慕起飛入青山深處的白鳥。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洞庭湖上的一次舟游經歷,表達了他面對浩渺湖泊的無邊無際、茫茫無助的感受。洞庭湖的廣闊和洶涌的波浪給作者帶來困擾和困難,他只能依賴蘆葦和莎草的指引,而與他同舟的人也同樣感到無奈和失落。詩中的大浪和青山,象征著生活中的困難和遙遠的希望。作者通過自嘲的語言,展現出對人生境遇的無可奈何和矛盾心理,同時也透露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自由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細膩的情感而聞名。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姜夔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廣闊、波濤洶涌的湖泊中,感受到了詩人面對困境時的無助和茫然。詩中流露出對自然景物的敬畏和對自由之境的向往,展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姜夔通過自身的親身經歷,將讀者帶入了他的內心世界,引發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感悟。
“洞庭包五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yóu shī qí èr
昔游詩 其二
fàng zhōu lóng yáng xiàn, dòng tíng bāo wǔ hé.
放舟龍陽縣,洞庭包五河。
xiōng xiōng bù dé dào, máng máng jiāng nài hé.
洶洶不得道,茫茫將奈何。
gǎo shī qǐng xiǎo pō, shí dìng chén ní shā.
稿師請小泊,石碇沉泥沙。
shì zhōng tài wú àn, qiáng zhǐ wěi yǔ shā.
是中太無岸,強指葦與莎。
zhì liú sān sì chén, dà làng shān cuó é.
滯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tóng zhōu zǒng xià lèi, zì wèi wèi yuán tuó.
同舟總下淚,自謂餧黿鼉。
bái shuǐ rì yǐ zhǎng, jǐn cún qīng cǎo yá.
白水日以長,僅存青草芽。
zhuǎn pàn yòu yǐ méi, dàn jiàn qiān qǐng bō.
轉盼又已沒,但見千頃波。
cǐ shí xiàn bái niǎo, fēi rù qīng shān ā.
此時羨白鳥,飛入青山阿。
“洞庭包五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