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仍有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昆山仍有玉”全詩
白云陰澤國,青草繞揚州。
調膳過花下,張筵到水頭。
昆山仍有玉,歲晏莫淹留。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魏廣下第歸揚州寧親》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魏廣下第歸揚州寧親》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李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
白云陰澤國,青草繞揚州。
調膳過花下,張筵到水頭。
昆山仍有玉,歲晏莫淹留。
中文譯文:
遠游歸來的人空空地歸來,一只雁在淮水上飛翔秋天。
白云籠罩著澤國,青草圍繞著揚州。
在花下調制美食,鋪設宴席在水邊。
昆山上依然有美玉,但歲月流逝不可停留。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從遠方游學歸來的情景。游學者魏廣在秋天歸來的途中,他看到淮河上飛翔的孤雁,觸發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看到白云籠罩著故鄉澤國的山川,青草圍繞著揚州的美景。他在花下享用調制的美食,鋪設宴席在水邊,體驗著家鄉的風景和鄉音。然而,他也意識到歲月不等人,提醒自己不要在家鄉中停留太久,要繼續前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游子歸鄉的情景,通過對家鄉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的描繪,表達了游子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和對時光流逝的警醒。詩人運用自然景物來烘托人物情感,展示了游子內心的喜悅和思鄉之情。同時,通過歲月不停留的警示,呼喚游子繼續前行,不要被過去所困擾,繼續追求更大的成就。
整首詩詞的節奏和押韻都相對平緩,使人感受到寧靜和舒適的氛圍。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如花下調制美食、張筵到水頭等,增加了詩詞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表達了游子歸鄉的情感和人生的感悟。
“昆山仍有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èi guǎng xià dì guī yáng zhōu níng qīn
送魏廣下第歸揚州寧親
yóu huàn jīn kōng fǎn, fú huái yī yàn qiū.
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
bái yún yīn zé guó, qīng cǎo rào yáng zhōu.
白云陰澤國,青草繞揚州。
diào shàn guò huā xià, zhāng yán dào shuǐ tóu.
調膳過花下,張筵到水頭。
kūn shān réng yǒu yù, suì yàn mò yān liú.
昆山仍有玉,歲晏莫淹留。
“昆山仍有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