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拜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年又拜侯”全詩
羊馬水草足,羌胡帳幕稠。
射雕過海岸,傳箭怯邊州。
何事歸朝將,今年又拜侯。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邊頭作》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邊頭作》
邠郊泉脈動,落日上城樓。
羊馬水草足,羌胡帳幕稠。
射雕過海岸,傳箭怯邊州。
何事歸朝將,今年又拜侯。
中文譯文:
邠郊泉水奔流,夕陽映照城樓。
羊馬飽食水草,羌胡帳篷密布。
射箭射過海岸,傳信者畏邊境。
何事待朝廷歸,今年再次拜侯。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李端創作的,描述了邊境上的景象和邊防官兵的生活。詩人描繪了邠郊泉水奔流的景象,夕陽照耀著城樓,給人一種寧靜而壯麗的感覺。羊馬在草地上吃得飽飽的,羌胡民族搭建的帳篷密密麻麻地布滿在那里。有人射箭從海岸線飛過,這些傳信者卻畏懼著邊境的戰事。詩人詢問這些守衛邊境的人等待朝廷回歸的原因,今年他們又要拜見哪位將領。
賞析:
《邊頭作》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邊境的風景和軍事活動,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邊防官兵的辛勤守護和無私奉獻。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展現了邊境地區的獨特風貌,讓讀者感受到邊塞的廣袤和邊防軍人的堅守。詩中表達了對邊境守衛者的贊頌和對他們悠久歷史的思考。
此外,詩中的意象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邠郊泉水奔流,象征著生命的永恒不息;夕陽照耀城樓,象征著光明和希望;羊馬飽食水草,象征著軍隊的強大和健康;羌胡帳篷密布,象征著邊境多民族的交融和繁榮;射箭傳信者畏懼邊境,象征著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期盼。
總之,這首詩通過對邊境景象和邊防官兵的描繪,向讀者展現了邊塞的壯麗景色和邊防軍人的忠誠與奉獻。同時,詩中的意象和象征也為讀者提供了深層次的思考空間,使詩歌更具有藝術性和思想性。
“今年又拜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ān tóu zuò
邊頭作
bīn jiāo quán mài dòng, luò rì shàng chéng lóu.
邠郊泉脈動,落日上城樓。
yáng mǎ shuǐ cǎo zú, qiāng hú zhàng mù chóu.
羊馬水草足,羌胡帳幕稠。
shè diāo guò hǎi àn, chuán jiàn qiè biān zhōu.
射雕過海岸,傳箭怯邊州。
hé shì guī cháo jiāng, jīn nián yòu bài hóu.
何事歸朝將,今年又拜侯。
“今年又拜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