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夜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舟夜發”全詩
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
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
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
酒醒波遠,政凝想、明珰素襪。
如今安在,唯有闌干,伴人一霎。
分類: 慶宮春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慶宮春/高陽臺》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慶宮春/高陽臺》是宋代姜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雙槳掀起波浪,一蓑穿過松林中的雨,黃昏里的憂傷逐漸充滿了空曠的心靈。我呼喚著結盟的海鷗,它翩翩欲下,背負著我穿過林木的盡頭。那里是回歸的去處,在飄雪的云中,孤舟在夜晚啟程。重逢時的傷感,依約出現在眉山上,黛色的眉間有著低沉的憂傷。在采香的小徑里,春寒依舊,老婦人獨自起舞,自己唱歌,無人回應。眺望西方的彩虹,輕輕飄然引去,這種興致平生難以抑制。酒醒時,波浪已遠,政務凝固的思緒中,想起了明珰素襪。如今,你在哪里?唯有闌干孤立,陪伴我片刻。
詩意和賞析:
《慶宮春/高陽臺》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在黃昏時分的心境。詩中以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詞中融入了對自然的贊美、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人生離別的傷感。
詩詞開頭描述了雙槳掀起波浪的場景,表現出詩人的行船之旅。隨后,詩人呼喚結盟的海鷗,表達了他對自由飛翔和追求理想的向往。詩中出現的林木、雨水、孤舟和夜晚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凄美的意境。
隨后的幾句描寫了詩人的心情愁苦和對往事的懷念。眉山和黛痕的描寫,表達了對舊時光的深深思念和傷感。采香徑里的春寒和老婦人的獨舞,形象地表現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喚起人們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最后的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追求理想和遠方的渴望。眺望西方的彩虹,象征著追求和希望,而詩人內心的興致則如同飄然而去的彩虹般無法抑制。詩詞的結尾,詩人尋覓著心靈的寄托,唯有闌干陪伴,表達了對寂寞和離別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色和細致的心理描寫,將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命、時光流轉的思考表達得深邃而動人。
“孤舟夜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g gōng chūn gāo yáng tái
慶宮春/高陽臺
shuāng jiǎng chún bō, yī suō sōng yǔ, mù chóu jiàn mǎn kōng kuò.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
hū wǒ méng ōu, piān piān yù xià, bèi rén hái guò mù mò.
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
nà huí guī qù, dàng yún xuě gū zhōu yè fā.
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
shāng xīn zhòng jiàn, yī yuē méi shān, dài hén dī yā.
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cǎi xiāng jìng lǐ chūn hán, lǎo zi pó suō, zì gē shuí dá.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chuí hóng xī wàng, piāo rán yǐn qù, cǐ xīng píng shēng nán è.
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
jiǔ xǐng bō yuǎn, zhèng níng xiǎng míng dāng sù wà.
酒醒波遠,政凝想、明珰素襪。
rú jīn ān zài, wéi yǒu lán gān, bàn rén yī shà.
如今安在,唯有闌干,伴人一霎。
“孤舟夜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