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潁水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園林潁水連”全詩
陸云還入洛,潘岳更張筵。
井邑嵩山對,園林潁水連。
東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楊少府赴陽翟(即舍人之弟)》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送楊少府去陽翟(即舍人之弟)
冠帶著仁義的朋友走上前去,
光輝照耀著父親的壽誕。
陸云返回洛陽,
潘岳擺設筵席。
井邑和嵩山相對,
園林與潁水相連。
遠行的東方人想要相送,
住處里已然潸然淚下。
詩意:
這首詩是送別朋友楊少府前往陽翟的作品。詩人以朋友的離去為背景,描述了一幅動人的畫面。詩中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友情和家庭之間的情感紐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別時的場景,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世事的悲歡離合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以“冠帶仁兄后”和“光輝壽母前”來描寫楊少府離開和母親壽辰的情景,表達了離別之時的眷戀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陸云還入洛,潘岳更張筵”描繪了當地的朋友陸云和潘岳安排宴席,為離別的楊少府送別,展現了友情和相互留戀之情。
詩中的“井邑嵩山對,園林潁水連”描繪了離別時的景物,同時也凸顯了離別之情的沉重。
最后兩句“東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表達了臨別時東方朋友想要相送,但旅舍中已經涌上了悲傷的淚水。整首詩簡潔明了,語言優美,以寥寥幾句詩句傳達出了離別時的感傷和思緒交織。
“園林潁水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g shào fǔ fù yáng dí jí shè rén zhī dì
送楊少府赴陽翟(即舍人之弟)
guàn dài rén xiōng hòu, guāng huī shòu mǔ qián.
冠帶仁兄后,光輝壽母前。
lù yún hái rù luò, pān yuè gēng zhāng yán.
陸云還入洛,潘岳更張筵。
jǐng yì sōng shān duì, yuán lín yǐng shuǐ lián.
井邑嵩山對,園林潁水連。
dōng rén yù xiāng sòng, lǚ shè yǐ shān rán.
東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
“園林潁水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