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貂未肯付兒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插貂未肯付兒曹”全詩
縛虎正須還老手,插貂未肯付兒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峽魚龍息夜濤。
聞說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動揮毫。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送郭之赴廷試》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郭之赴廷試》是宋代李呂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半生鐵硯不償勞,
攬鏡驚心已二毛。
縛虎正須還老手,
插貂未肯付兒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
三峽魚龍息夜濤。
聞說西湖冠天下,
水光山色動揮毫。
這首詩詞以送別郭之赴廷試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郭之的祝福和贊美。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詩意和賞析:
半生鐵硯不償勞,
這句話意味著郭之在文學創作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他的努力似乎無法與所得相匹配。鐵硯是書寫工具,借用它來形容郭之的勞動和辛勞。
攬鏡驚心已二毛。
這句描述了郭之在鏡子前看到自己的面容時的驚訝和不滿。攬鏡是指拿起鏡子觀看自己的形象,二毛是指容顏的皺紋。
縛虎正須還老手,
插貂未肯付兒曹。
這兩句表達了郭之在文學創作中的自信和才華。縛虎是指馴服猛虎,還老手表示在合適的時機釋放控制。插貂是指將貂皮做成服飾,付兒曹指出售給兒曹,暗示郭之的才華不愿輕易示人。
九天日月披晨翳,
三峽魚龍息夜濤。
這兩句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九天日月披晨翳表示黎明時分日月的光芒透過薄霧。三峽魚龍息夜濤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江水波瀾壯闊,仿佛有魚龍在其中游動。
聞說西湖冠天下,
水光山色動揮毫。
這兩句贊美了西湖的美景和靈感。西湖以其美麗的水光和周圍山色而聞名,它被形容為冠絕天下。水光山色動揮毫表示西湖的景色如此動人,激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對郭之的祝福,展示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同時,通過對郭之的才華和努力的贊美,也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鼓勵。整首詩詞以簡潔、意境深遠的語言,讓讀者在品味美景的同時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和對藝術的追求。
“插貂未肯付兒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uō zhī fù tíng shì
送郭之赴廷試
bàn shēng tiě yàn bù cháng láo, lǎn jìng jīng xīn yǐ èr máo.
半生鐵硯不償勞,攬鏡驚心已二毛。
fù hǔ zhèng xū hái lǎo shǒu, chā diāo wèi kěn fù ér cáo.
縛虎正須還老手,插貂未肯付兒曹。
jiǔ tiān rì yuè pī chén yì, sān xiá yú lóng xī yè tāo.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峽魚龍息夜濤。
wén shuō xī hú guān tiān xià, shuǐ guāng shān sè dòng huī háo.
聞說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動揮毫。
“插貂未肯付兒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