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不異萬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不異萬物”全詩
可能發深省,惟有一事實。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寓齋》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齋》是一首宋代李呂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荷葉覆蓋的小齋中,
感受到天地間的寧靜,
初時并無區別萬物,
也許會引發深思,
只有一個事實是確定的。
詩意:
《寓齋》以一種平靜而深沉的語調,通過描繪荷葉覆蓋的小齋,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詩人認為,在這個小齋中,人與自然、人與宇宙融為一體,初時并沒有區分萬物的差異。這種感受可能引發人們深入思考,對于人生、自然和宇宙之間的關系產生更深層次的省思。詩人最后指出,唯有一個事實是確定的,這可能指的是人們在探索和思考的過程中最終會發現的真理或智慧。
賞析:
《寓齋》通過描繪小齋的景象,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超越塵世的情感。荷葉覆蓋的小齋象征著一種幽靜、寧謐的境地,使人心生寧靜和安定之感。詩人認為,在這個小齋中,萬物初時并無區別,這種狀態可以理解為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之間的融洽與和諧。詩人用簡潔的語言和形象,表達了對人生存在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最后,詩人強調了唯有一個事實是確定的,這可能是詩人希望讀者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過程中,能夠抓住核心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展現了李呂對于人生和宇宙的思索。通過描繪一個荷葉覆蓋的小齋,詩人呈現了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和諧與統一,以及思考人生意義的深刻哲理。《寓齋》通過獨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宇宙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展現了李呂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深度。
“初不異萬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zhāi
寓齋
píng gěng tiān dì jiān, chū bù yì wàn wù.
萍梗天地間,初不異萬物。
kě néng fā shēn xǐng, wéi yǒu yī shì shí.
可能發深省,惟有一事實。
“初不異萬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