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竿倏忽散層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竿倏忽散層云”全詩
峻擢湛應煩地媼,巧裁作復借天孫。
已驚虎豹留皮處,更看龍蛇起陸痕。
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溫詔發霜根。
分類: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宣和殿新竹應制次韻》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和殿新竹應制次韻》是宋代李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竹林圖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深情表達。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千竿竹子突然散開,仿佛有風雷奔馳。高聳入云的竹子,應該會擾亂到天神。巧妙地修剪成形,仿佛是借助了天神的幫助。已經嚇到了老虎和豹子,還看到了龍和蛇在地上留下的痕跡。圣明的君主和造物主一樣有巧妙的手藝,坐在那里發出溫柔的詔令,讓冬天的根莖發出霜的氣息。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竹子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天地造物的敬畏之情。竹子高聳入云,顯得峻峭挺拔,仿佛有風雷奔馳其間,給人一種豪邁之感。另一方面,作者通過描繪竹子的修剪和造型,展現了人類與自然的互動和相互依存的關系。最后,作者以圣明的君主為象征,贊美了君主的智慧和善于發現美的眼光。
賞析:
這首詩以竹子為主題,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神奇之處。竹子高聳入云,疾風驟雨間,給人一種氣勢磅礴、豪邁奔放的感覺,體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力量。同時,作者巧妙地描繪了竹子的修剪和造型,以及君主的力量和智慧。通過竹子的修剪和造型,展示了人類對自然的干預和創造的能力,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共生。最后,作者以圣明的君主為象征,贊美了君主的智慧和善于發現美的眼光,以及他對自然的敬畏和保護之心。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竹子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君主智慧的敬仰之情,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以生動的形象和鮮明的對比展現了竹子的壯麗和巧妙之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千竿倏忽散層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hé diàn xīn zhú yìng zhì cì yùn
宣和殿新竹應制次韻
qiān gān shū hū sàn céng yún, yí yǒu fēng léi wèi jùn bēn.
千竿倏忽散層云,疑有風雷為駿奔。
jùn zhuó zhàn yīng fán dì ǎo, qiǎo cái zuò fù jiè tiān sūn.
峻擢湛應煩地媼,巧裁作復借天孫。
yǐ jīng hǔ bào liú pí chù, gèng kàn lóng shé qǐ lù hén.
已驚虎豹留皮處,更看龍蛇起陸痕。
shèng zhǔ gōng fū tóng zào wù, zuò lìng wēn zhào fā shuāng gēn.
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溫詔發霜根。
“千竿倏忽散層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