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識兩峰相對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識兩峰相對語”全詩
湖山堂。
眾賢堂。
到幾凄涼,城角夜吹霜。
誰識兩峰相對語,天慘慘,水茫茫。
月移疏影傍人墻。
怕昏黃。
又昏黃。
舊日朱門,四圣暗飄香。
驛使不來春又老,南共北,斷人腸。
分類: 江城子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江城子》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城子·涌金門外上船場》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涌金門外上船場,
這是在涌金門外的船埠,
湖山堂,眾賢堂,
有湖山堂,有眾賢堂,
到了這里,卻有凄涼之感,
城角夜吹霜。
夜晚的風吹過城角,帶來了寒霜。
誰識兩峰相對語,
有誰能領悟兩座山峰相對而立的對話,
天慘慘,水茫茫。
天空蒼涼,水面廣闊無邊。
月移疏影傍人墻,
月亮移動,稀疏的月光投射在人們的墻上。
怕昏黃,又昏黃。
擔心月光昏暗,然而它依舊黯淡無光。
舊日朱門,四圣暗飄香。
昔日紅門,四位圣人的名聲依然飄揚。
驛使不來春又老,
驛站的使者未能到來,春天又老去了,
南共北,斷人腸。
南方與北方共同感受著失落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涌金門外上船場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城角夜吹霜、天慘慘、水茫茫等描寫使人感受到凄涼的氛圍,暗示著時光的荏苒和人事的無常。同時,通過提到舊日朱門和四圣的名聲仍然飄香,以及驛使未至和南北共同的斷腸之感,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當下悲壯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描寫,勾勒出時光流逝和人事變幻中的無奈和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誰識兩峰相對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zǐ
江城子
yǒng jīn mén wài shàng chuán chǎng.
涌金門外上船場。
hú shān táng.
湖山堂。
zhòng xián táng.
眾賢堂。
dào jǐ qī liáng, chéng jiǎo yè chuī shuāng.
到幾凄涼,城角夜吹霜。
shuí shí liǎng fēng xiāng duì yǔ, tiān cǎn cǎn, shuǐ máng máng.
誰識兩峰相對語,天慘慘,水茫茫。
yuè yí shū yǐng bàng rén qiáng.
月移疏影傍人墻。
pà hūn huáng.
怕昏黃。
yòu hūn huáng.
又昏黃。
jiù rì zhū mén, sì shèng àn piāo xiāng.
舊日朱門,四圣暗飄香。
yì shǐ bù lái chūn yòu lǎo, nán gòng běi, duàn rén cháng.
驛使不來春又老,南共北,斷人腸。
“誰識兩峰相對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