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榴花更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分榴花更勝”全詩
是東風。
不分榴花更勝、一春紅。
新雨過,綠連空。
蝶飛慵。
閑過綠陰深院、小花濃。
分類: 烏夜啼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烏夜啼》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烏夜啼·猶疑薰透簾櫳》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黑夜中烏鴉的啼聲,仿佛遲疑地穿透了簾櫳。春風正吹。
無需刺破榴花,一朵春紅已經綻放。
新雨過后,青翠的景色延綿無盡。蝴蝶悠然飛舞。
閑逛于綠蔭深院,小花香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夜的景象。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大自然中細微而美妙的變化。烏鴉的啼聲穿透了簾櫳,似乎在夜幕中遲疑不定。這種描寫給人一種靜謐和神秘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春風的到來。春風是一種溫暖和活力的象征,它輕輕吹拂,喚醒了大地上沉睡的生命。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春夜中的另一種美景。新雨過后,景色變得青翠欲滴,空氣中洋溢著清新的氣息。蝴蝶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由自在地飛舞,展現出它們優雅的姿態。這種描寫給人一種輕松和愉悅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機。
最后兩句描繪了作者在閑暇時漫步于綠蔭深院的情景。院子里的小花盛開,散發著濃郁的花香。閑逛于綠蔭之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和寧靜。整個詩詞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勾勒出了一個寧靜、美麗的春夜景象,讓人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這首詩詞以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夜景色的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生命的蓬勃。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同時也呼喚人們去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
“不分榴花更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yè tí
烏夜啼
yóu yí xūn tòu lián lóng.
猶疑薰透簾櫳。
shì dōng fēng.
是東風。
bù fēn liú huā gèng shèng yī chūn hóng.
不分榴花更勝、一春紅。
xīn yǔ guò, lǜ lián kōng.
新雨過,綠連空。
dié fēi yōng.
蝶飛慵。
xián guò lǜ yīn shēn yuàn xiǎo huā nóng.
閑過綠陰深院、小花濃。
“不分榴花更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