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新臨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守新臨郡”全詩
樹古聞風早,山枯見雪多。
雞聲連絳市,馬色傍黃河。
太守新臨郡,還逢五袴歌。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張少府赴夏縣》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張少府赴夏縣》是唐代詩人李端所作,詩意表達了送別一位名叫張少府的朋友去夏縣任職的情景。詩中描繪了夏縣的古樹、雪景、聞雞聲、馬色以及當地的太守新任和五袴歌等景物和情境。
此詩經過中文譯文后可表達如下:
雖然是州縣官員,卻渴望帶著琴過去。
夏縣的古樹久聞風聲,山枯后見到大雪。
在絳市可以聽到雞鳴聲,馬兒的顏色映在黃河邊。
新任的太守剛來到郡,還遇上五袴歌的機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縣的景物和情境,傳達了詩人對朋友離去的祝福和留戀之情。夏縣的古樹和山枯見雪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夏縣幽靜宜人的渴望,而絳市雞聲和黃河邊的馬色則呈現出夏縣的熱鬧喧囂。太守新到任和五袴歌的相遇,則顯示出朋友即將開始新的旅程,有新的機會和遇見新的人事物的期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具體景物的描繪與對具體情境的刻畫,傳達了詩人對朋友的送別之情以及對夏縣的向往。詩意深沉且真摯,賞析中融合了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懷,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并引起讀者的共鳴。
“太守新臨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shào fǔ fù xià xiàn
送張少府赴夏縣
suī wèi zhōu xiàn zhí, hái yù bào qín guò.
雖為州縣職,還欲抱琴過。
shù gǔ wén fēng zǎo, shān kū jiàn xuě duō.
樹古聞風早,山枯見雪多。
jī shēng lián jiàng shì, mǎ sè bàng huáng hé.
雞聲連絳市,馬色傍黃河。
tài shǒu xīn lín jùn, hái féng wǔ kù gē.
太守新臨郡,還逢五袴歌。
“太守新臨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