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下若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銀河下若木”全詩
暖漲一川春霧綠。
白鳳徘徊清淑。
似沉水無煙,礜湯千斛。
柔肌暗粟。
想臨流、嬌噴輕觸。
空恨恨,何人熱惱,卻憶冷泉掬。
酥玉。
未諳湯沐。
深又淺、蕩搖心目。
云蒸雨漬翻覆。
泛影浮紅,飄飄相逐。
裳衣還未欲。
驀自怪、野鴛雙浴。
華清遠,寒猿夜繞,落月可能漉。
分類: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霓裳中序第一》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霓裳中序第一·銀河下若木》是劉辰翁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銀河下若木。暖漲一川春霧綠。白鳳徘徊清淑。似沉水無煙,礜湯千斛。柔肌暗粟。想臨流、嬌噴輕觸。空恨恨,何人熱惱,卻憶冷泉掬。酥玉。未諳湯沐。深又淺、蕩搖心目。云蒸雨漬翻覆。泛影浮紅,飄飄相逐。裳衣還未欲。驀自怪、野鴛雙浴。華清遠,寒猿夜繞,落月可能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銀河下的景象,以及與之相關的情感和意象。詩中的春霧綠意味著春天的氣息彌漫于河流之上,白鳳徘徊則展現了一種高雅的氣質。作者用似沉水無煙來形容水面的平靜,礜湯千斛表達了水勢的浩大。柔肌暗粟則傳達了一種柔美細膩的感覺。嬌噴輕觸的描寫使人聯想到水花的飛濺,而空恨恨則表達了一種無法如愿的遺憾之情。作者回憶起冷泉的清涼,帶來了一種懷舊之情。詩中還出現了酥玉、湯沐、蕩搖心目等意象,豐富了詩的表現力。最后,詩中的野鴛雙浴、寒猿夜繞和落月漉等描寫,使整首詩更加神秘而富有想象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為特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呈現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畫面。作者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形容詞的運用、比喻的展開等,使詩詞更具感染力。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富有層次感,同時融入了作者的情感體驗,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感變化。整首詩詞以細膩而柔美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景觀的圖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表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這首詩詞給人一種靜謐、清新、悠然的感覺,讓人陶醉其中,感受到自然與人情之間的交融與共鳴。
“銀河下若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í cháng zhōng xù dì yī
霓裳中序第一
yín hé xià ruò mù.
銀河下若木。
nuǎn zhǎng yī chuān chūn wù lǜ.
暖漲一川春霧綠。
bái fèng pái huái qīng shū.
白鳳徘徊清淑。
shì chén shuǐ wú yān, yù tāng qiān hú.
似沉水無煙,礜湯千斛。
róu jī àn sù.
柔肌暗粟。
xiǎng lín liú jiāo pēn qīng chù.
想臨流、嬌噴輕觸。
kōng hèn hèn, hé rén rè nǎo, què yì lěng quán jū.
空恨恨,何人熱惱,卻憶冷泉掬。
sū yù.
酥玉。
wèi ān tāng mù.
未諳湯沐。
shēn yòu qiǎn dàng yáo xīn mù.
深又淺、蕩搖心目。
yún zhēng yǔ zì fān fù.
云蒸雨漬翻覆。
fàn yǐng fú hóng, piāo piāo xiāng zhú.
泛影浮紅,飄飄相逐。
shang yī hái wèi yù.
裳衣還未欲。
mò zì guài yě yuān shuāng yù.
驀自怪、野鴛雙浴。
huá qīng yuǎn, hán yuán yè rào, luò yuè kě néng lù.
華清遠,寒猿夜繞,落月可能漉。
“銀河下若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