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雖是欠陶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門雖是欠陶朱”全詩
物價甚廉常食肉,傭貲極省易鈔書。
已安櫟社如無用,若此叢從似有馀。
歸與未歸天上事。
只消如此看何如。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春日即事》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即事》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即事
出門雖是欠陶朱,
便使關門亦可居。
物價甚廉常食肉,
傭貲極省易鈔書。
已安櫟社如無用,
若此叢從似有馀。
歸與未歸天上事,
只消如此看何如。
譯文:
雖然出門沒有陶朱的車馬,但是就算閉上門也能夠自在地居住。
物價很低廉,經常能夠吃到肉,生活節儉,錢財容易積攢。
已經安頓好了社稷,看起來沒有什么多余的事情。
回歸與不回歸,是與天上的事情有關,只需要這樣看待,又有何妨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日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安閑自在的生活場景。詩人劉過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物價低廉、生活節儉的感嘆和喜悅。他認為,雖然沒有奢華的享受,但只要過著簡單的生活,即使閉門不出,也能夠獲得安寧和滿足。詩中的"陶朱"指的是豪華的車馬,而"關門"則象征著宅居。詩人通過對物價低廉、食肉常態、省錢節儉的描繪,展示了一種簡樸而自足的生活態度。
詩的后半部分,劉過表達了對社稷安定的滿意。他說已經安頓好了"櫟社",指的是祭祀社稷的場所,其中"櫟"是一種樹木,象征著社稷的堅固。他認為社稷已經安頓好了,沒有多余的事情需要操心。"歸與未歸天上事"指的是回歸社稷與否是與天命有關的事情,與個人的選擇無關。他以一種淡然的態度,表示只要能夠如此看待,就無所謂歸還是不歸還了。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和對社稷安寧的滿意。通過對物價、生活節儉以及社稷的描繪,詩人表達了一種寧靜淡泊的生活態度,展現了對物質追求的淡漠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這首詩詞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簡單快樂的美好。
“出門雖是欠陶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jí shì
春日即事
chū mén suī shì qiàn táo zhū, biàn shǐ guān mén yì kě jū.
出門雖是欠陶朱,便使關門亦可居。
wù jià shén lián cháng shí ròu, yōng zī jí shěng yì chāo shū.
物價甚廉常食肉,傭貲極省易鈔書。
yǐ ān lì shè rú wú yòng, ruò cǐ cóng cóng shì yǒu yú.
已安櫟社如無用,若此叢從似有馀。
guī yǔ wèi guī tiān shàng shì.
歸與未歸天上事。
zhǐ xiāo rú cǐ kàn hé rú.
只消如此看何如。
“出門雖是欠陶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