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外煙波渺去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樓外煙波渺去鴻”全詩
故知造物鋪張巧,不費丹青點染工。
赤壁江山橫夜月,輞川庭館臥秋風。
祗今滿地無圖畫,盡在西灣杳靄中。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南康天開圖畫樓》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康天開圖畫樓》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樓外煙波渺去鴻,
樓頭廬阜翠摩空。
故知造物鋪張巧,
不費丹青點染工。
赤壁江山橫夜月,
輞川庭館臥秋風。
祗今滿地無圖畫,
盡在西灣杳靄中。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圖畫樓、自然景色和文化藝術的關系為題材,通過自然景色和人工藝術之間的對比,表達了創作和藝術的價值。
賞析:
詩的開篇以煙波渺渺、鴻鳥飛去來形容樓外景色,表現了自然景色的廣闊和變幻。接著描繪樓頂上翠綠的廬阜,與蒼穹相接,這種景象使人聯想到人工藝術和自然景色的結合,展示了造物主的巧妙安排。通過"不費丹青點染工"這句表達,詩人表明自然景色本身就是一幅無需人工描繪的畫卷,藝術家無法超越自然。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赤壁江山的夜月和輞川庭院的秋風,這些景色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恢弘。最后兩句"祗今滿地無圖畫,盡在西灣杳靄中"表明詩人認識到,雖然圖畫樓中沒有實際的畫作,但自然景色卻充滿了藝術之美,而這些美麗的景色都隱藏在西灣的迷霧之中。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工藝術的對比,強調了自然的巧妙和美麗,表達了藝術的有限性。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贊美,展示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贊嘆之情。
“樓外煙波渺去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kāng tiān kāi tú huà lóu
南康天開圖畫樓
lóu wài yān bō miǎo qù hóng, lóu tóu lú fù cuì mó kōng.
樓外煙波渺去鴻,樓頭廬阜翠摩空。
gù zhī zào wù pū zhāng qiǎo, bù fèi dān qīng diǎn rǎn gōng.
故知造物鋪張巧,不費丹青點染工。
chì bì jiāng shān héng yè yuè, wǎng chuān tíng guǎn wò qiū fēng.
赤壁江山橫夜月,輞川庭館臥秋風。
zhī jīn mǎn dì wú tú huà, jǐn zài xī wān yǎo ǎi zhōng.
祗今滿地無圖畫,盡在西灣杳靄中。
“樓外煙波渺去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