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吳蜀天中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下吳蜀天中央”全詩
襄陽真是用武國,上下吳蜀天中央。
銅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麥當糧。
一條路入秦隴去,落日仿佛見太行。
土風沉渾士奇杰,嗚嗚酒后歌聲發。
歌曰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
買劍傾家貲,市馬吒生死。
科舉非不好,行都兮萬里。
人言邊人盡粗材,臥龍高臥不肯來。
杜甫詩成米芾寫,二三子亦英雄哉。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襄陽歌》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襄陽歌》是宋代劉過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襄陽的景象以及當時襄陽所面臨的戰亂和邊塞生活。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襄陽十年行走四方,為何不歸到襄陽?襄陽是真正的武力之邦,在吳蜀天空下的中央。在銅鞮坊里,弓箭成為市場的商品,八邑的田地出產豐富的糧食。我走上一條通往秦隴的路,夕陽仿佛映照出太行山的輪廓。土地上的風沉重而渾厚,士人們才智出眾,他們喝著酒后唱起歌來。歌中說人的決心勝過天命,襄陽的邊塞已有很久沒有胡人的侵襲。買劍甚至會用光家產,市場上的戰馬嘶鳴著生死的呼喚。科舉考試雖然不是不好,但行都卻有萬里之遙。人們說邊塞的人都是粗魯之輩,臥龍也不肯前來。杜甫的詩成就了米芾的書寫,而二三子也是英雄啊。
這首詩以對襄陽的贊美和對邊塞生活的描繪為主題,通過描述襄陽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力量,表達了對襄陽的敬仰和贊美之情。詩人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襄陽的市井生活,市場上的軍器和豐收的莊稼,展現了這個邊塞城市的繁榮和活力。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邊塞士人的欽佩,稱贊他們的才智和不畏艱險的精神。最后幾句則提到了杜甫和米芾,表達了對這兩位文化英雄的敬仰和稱贊。
這首詩通過對襄陽景象和邊塞生活的描繪,展示了襄陽的地位和風貌,同時表達了詩人對邊塞士人和文化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襄陽的熱愛和對士人才智的贊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上下吳蜀天中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yáng gē
襄陽歌
shí nián zhe jiǎo zǒu sì fāng, hú bù guī yī xī xiāng yáng.
十年著腳走四方,胡不歸一兮襄陽。
xiāng yáng zhēn shì yòng wǔ guó, shàng xià wú shǔ tiān zhōng yāng.
襄陽真是用武國,上下吳蜀天中央。
tóng dī fāng lǐ gōng zuò shì, bā yì tián shú mài dāng liáng.
銅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麥當糧。
yī tiáo lù rù qín lǒng qù, luò rì fǎng fú jiàn tài xíng.
一條路入秦隴去,落日仿佛見太行。
tǔ fēng chén hún shì qí jié, wū wū jiǔ hòu gē shēng fā.
土風沉渾士奇杰,嗚嗚酒后歌聲發。
gē yuē rén dìng xī shèng tiān, bàn bì jiǔ wú hú rì yuè.
歌曰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
mǎi jiàn qīng jiā zī, shì mǎ zhā shēng sǐ.
買劍傾家貲,市馬吒生死。
kē jǔ fēi bù hǎo, xíng dū xī wàn lǐ.
科舉非不好,行都兮萬里。
rén yán biān rén jǐn cū cái, wò lóng gāo wò bù kěn lái.
人言邊人盡粗材,臥龍高臥不肯來。
dù fǔ shī chéng mǐ fú xiě, èr sān zi yì yīng xióng zāi.
杜甫詩成米芾寫,二三子亦英雄哉。
“上下吳蜀天中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