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爭忍掃成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杏花爭忍掃成堆”全詩
春來卻羨庭花落,得逐晴風出禁墻。
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爭忍掃成堆。
殘春未必多煙雨,淚滴閑階長綠苔。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閑拿起羅衣淚流如注,為了那鳳凰而感傷。
先朝的高官曾經教我舞霓裳。
春季到來,我卻對庭院中的花兒感到羨慕,
但我被禁錮在宮墻之內,無法追隨明媚的春風。
我的眼淚似流水一般,對您的恩寵沒有任何回報。
杏花爭著飄落,但我卻不忍將它們掃為一堆。
盡管仍有一些殘余的春意,但并不必然帶來更多的雨霧。
淚珠滴落在空曠的臺階上,讓青苔長得更加茂盛。
詩意:
這首詩以長門怨為題材,表達了女主人公因被困禁宮而感到的思鄉之情。她自憐、自嘆,流露出對先朝時光的懷念和對自由的渴望。她將自己與春花和流水相比,用淚水和青苔表達了自己無法自由自在、事事受限的心境。表達了對逝去的封建社會的愁緒和對自由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綺麗的形容詞和描繪手法,表達了女主人公內心深處的哀怨和訴說。作者以閑著無事的態度描述了主人公的心情和境遇,用具象的形象表達對禁錮的憎恨和對自由的渴望。通過對花兒的羨慕和對禁宮生活的厭倦,使詩詞更加生動。最后的淚珠滴落在空曠的臺階上,更襯托出了女主人公的凄美。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展現出女主人公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情感真摯而動人。
“杏花爭忍掃成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cháng mén yuàn èr shǒu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
xián bǎ luó yī qì fèng huáng, xiān cháo céng jiào wǔ ní cháng.
閑把羅衣泣鳳凰,先朝曾教舞霓裳。
chūn lái què xiàn tíng huā luò, dé zhú qíng fēng chū jìn qiáng.
春來卻羨庭花落,得逐晴風出禁墻。
liú shuǐ jūn ēn gòng bù huí, xìng huā zhēng rěn sǎo chéng duī.
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爭忍掃成堆。
cán chūn wèi bì duō yān yǔ, lèi dī xián jiē zhǎng lǜ tái.
殘春未必多煙雨,淚滴閑階長綠苔。
“杏花爭忍掃成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