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無我見襟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笑談無我見襟懷”全詩
出處有時安義命,笑談無我見襟懷。
桂花香滿山堂鬧,秋氣清連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筆健,留將大字寫磨崖。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寄郭伯瞻》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郭伯瞻》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門力學錢公輔,
盛世能書蔡伯喈。
出處有時安義命,
笑談無我見襟懷。
桂花香滿山堂鬧,
秋氣清連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筆健,
留將大字寫磨崖。
詩意:
這首詩以寄托之意寫給郭伯瞻,表達了詩人對其才學和品德的贊賞。詩中提到了圣門力學錢公輔和盛世能書蔡伯喈,他們是當時的知名學者,被視為學術的權威。詩人認為郭伯瞻在某些時刻表現出了安義命的特質,同時以幽默的態度談論自己并不自命不凡,這種豁達的心態也令人稱贊。詩中還描繪了桂花香滿山堂、秋氣清連石洞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的美妙和與詩人內心的共鳴。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只能才疏學淺,但仍愿意堅持寫作,并留下大字在崖壁上,表達對學識的追求和對文學的熱愛。
賞析:
《寄郭伯瞻》運用了典型的宋詞寫景手法,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內心感受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和追求。詩中描繪的桂花香滿山堂和秋氣清連石洞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時,詩人對郭伯瞻的贊美和自身的謙虛態度也體現了宋代士人崇尚禮儀和謙遜的風貌。
整首詩情感平和,既有對他人才華的贊賞,也有對自身才能的反思。詩中的自嘲和幽默態度展示了作者豁達的心態和對人生的積極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學術和文學的追求。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堅持不懈、不畏艱難的精神。
“笑談無我見襟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guō bó zhān
寄郭伯瞻
shèng mén lì xué qián gōng fǔ, shèng shì néng shū cài bó jiē.
圣門力學錢公輔,盛世能書蔡伯喈。
chū chù yǒu shí ān yì mìng, xiào tán wú wǒ jiàn jīn huái.
出處有時安義命,笑談無我見襟懷。
guì huā xiāng mǎn shān táng nào, qiū qì qīng lián shí dòng xié.
桂花香滿山堂鬧,秋氣清連石洞偕。
zhǐ hǎo fàng jiào chuán bǐ jiàn, liú jiāng dà zì xiě mó yá.
只好放教椽筆健,留將大字寫磨崖。
“笑談無我見襟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九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