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樹荒寒晚葉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樹荒寒晚葉枯”全詩
場經古戰心欲折,客老諸侯饑更驅。
去國寂寥從白眼,籌邊謀畫看洪儒。
袖詩來謁公就態,曾說襄陽而座隅。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上劉和州》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劉和州》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草木凋零,寒氣襲人,晚秋的葉子已經枯黃。我再次乘坐短棹,漂浮在焦湖之上。這片土地曾經歷受過古老的戰爭,我的心情如同戰場一般憂傷。年邁的客人和饑餓的諸侯都被迫離開故鄉,漂泊無依。
離開了我的祖國,我感到孤寂而無助,只能用白眼凝視著遠方。我才智悟性平平,但我為國家的邊疆籌謀計策,向洪儒學習。我帶著寫好的詩作前來拜訪公卿,曾說過要在襄陽留下我的足跡。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時代的蒼涼和動蕩。作者劉過寫出了自己離鄉背井的心情,以及對戰亂和貧困的深切感受。詩中反映了作者對于國家命運的關切,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學識的追求和對名利的向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內心的抒發,展現了作者的情感與思考。
“草樹荒寒晚葉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liú hé zhōu
上劉和州
cǎo shù huāng hán wǎn yè kū, yòu xún duǎn zhào fàn jiāo hú.
草樹荒寒晚葉枯,又尋短棹泛焦湖。
chǎng jīng gǔ zhàn xīn yù zhé, kè lǎo zhū hóu jī gèng qū.
場經古戰心欲折,客老諸侯饑更驅。
qù guó jì liáo cóng bái yǎn, chóu biān móu huà kàn hóng rú.
去國寂寥從白眼,籌邊謀畫看洪儒。
xiù shī lái yè gōng jiù tài, céng shuō xiāng yáng ér zuò yú.
袖詩來謁公就態,曾說襄陽而座隅。
“草樹荒寒晚葉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